紐約議員籲立法強制業主支付住客臨時安置開支

紐約議員籲立法
強制業主支付住客臨時安置開支

由於大樓樓梯存在結構性危險,紐約唐人街包厘街(Bowery)85號近百名住客,1月中被緊急撒離大樓,至今仍未能重回家園。紐約市議員陳倩雯向市政府周三提出要求立法,強制業主從所得租金中撥出10%作應急基金,以安置被臨時撒離的住客。陳倩雯指,立法可起阻嚇作用,確保業主定期維修大廈。

駐紐約記者:鄭柏齡

紐約曼哈頓唐人街包厘街(Bowery)85號5層高住宅大樓,1月中突遭房屋局以危樓為由查封,95名居民在兩小時內被迫遷。大部份住客獲政府安置到位於布魯克林的旅館暫住,惟情況不理想,住客投訴該區與曼克頓相距甚遠,陳倩雯引述唐人街一所小學校長指,其中四名受影響學生,每天需長途跋涉回華埠上學,相當不便。

包厘街(Bowery)85號大樓一年前獲法庭頒令,命令業主Joseph Betesh維修大廈樓梯,惟一直被業主無視,當局也沒有追究。直至1月中,紐約市房屋保護和發展局(HPD)以樓宇不安全為由,發出緊急撒離令,住客在2小時內被迫撒離家園。業主Betesh表示,已開始安排維修工作,惟未能在限期2月1日前完成,意味受影響居民將繼續流離失所。

選區位於曼哈頓下城、包括唐人街一帶的紐約市議員陳倩雯,周三與議員Robert Cornegy向市政府提交議案,要求立法強制業主從所得租金中,撥出10%作應急基金,將來再發生住客被緊急撒離的情況時,基金用作支付住客在同區旅館暫住的開支,而不是由政府安排。

陳倩雯強調,議案只針對過往表現不理想的業主,名單可參考自紐約市政府每年發佈的「10大最差房東觀察名單(Top Ten Worst Landlords Watchlist)」,「壞房東應該負責安置住客,由他們支付安置所需開支,已不是用納稅人的錢」。該議案2014年同樣由陳倩雯提出,但未獲通過,陳倩雯指,是次議案獲議會房屋委員會(Housing and Buildings Committe)主席Cornegy支持及聯合提交,成事機會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