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人物:女調音師走近熔爐為戰馬打造最強蹄鐵

八方人物:女調音師走近熔爐
為戰馬打造最強蹄鐵

她是鋼琴調音師,習慣「高音甜、低音勁」,用耳朵捕捉跳躍音符;她也是全港唯一女釘甲匠,面前是千度高溫熔爐,打鐵鑄鐵力發千鈞,在全男班的工場,為戰駒打造戰靴,確保出戰馬術比賽的馬匹,能跳出姿勢最美妙的盛裝舞步,為港爭光。「人要修甲馬都要!」由調音師到釘甲匠,80後的區家雯一手包辦。一文一武,一靜一動,看似風牛馬不相及,小妮子卻說,兩者其實同樣講究技術和經驗,一脈相通。

花一年打動師傅收徒

「調音師要了解鋼琴運作,唔同牌子性能各異,馬匹則各有性格」。腰繫多袋圍裙插滿工具:巨型指甲銼、螺絲批,小妮子小心翼翼,由高溫熔爐取出燒得火紅的U形馬蹄鐵,用力敲打,滾燙的鐵屑即時四濺。「釘甲除咗要技術,體力要求亦好高」,難怪受訓以來體重急跌20磅。「初時打鐵打到手軟,拆釘上釘又要手腳並用,要求臂力同耐力」。
本港現有40名釘甲匠,當中9人負責馬術馬匹,她是其中之一。釘甲屬冷門行業,小妮子自言入行有段古。「自小鍾意動物,最初入職馬術事務助理,負責照顧馬匹,馬房離釘甲房好近,見到師傅幫啲馬換甲,就趁午飯時間過嚟偷師」。其時,釘甲房清一色全男班,她花了近一年時間,才打動師傅破例收她為徒。「試過換甲期間馬匹受驚,幸好在旁同事替我即時拉開匹馬,先冇受傷」、「有啲馬喺馬房已識,佢哋見到你會用個鼻噴氣打招呼」,由清理蹄甲,按蹄形燒蹄鐵到釘甲,區指需約一小時,遇上難搞的熱鬥小馬,耗時更耐。人有扁平足,馬亦有,且老馬的蹄足結構也會變化,區謂若馬蹄被細菌感染,侵蝕的部份脆弱,蹄鐵亦要避開受傷位置。「賽馬用鋁甲,勝在輕身但耗損較快;馬術則用鐵甲,較為耐用,堅硬程度不同,打鑄遠較鋁甲費勁」。
將於本月9至11日在亞洲博物館舉行的馬術大師賽,區亦將駐場支援。她說:「馬唔識出聲,但會用身體語言話你知,所以要細心觀察馬匹每一個細微動作」。作為觀眾可專心欣賞賽事,但這批掌聲背後的無名英雄,在比賽場上看到的大抵是不一樣的風景吧?
■記者呂麗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