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香港的DQ與習近平的全票當選 - 李平

蘋論:香港的DQ與習近平的全票當選 - 李平

這邊廂,香港立法會補選的主新聞是DQ。本應政治中立的選舉主任變身政治審查官,可以用政治聯繫的理由DQ周庭,可以用獲梁天琦支持的理由DQ劉頴匡,可以用不相信港獨定義為香港遠離於共產主義的理由DQ陳國強。那邊廂,中國人大代表選舉的高潮是習近平在內蒙古全票當選,官媒爭相歡呼「人民代表人民選、人民領袖人民愛」。相隔十萬八千里的選舉,越來越有共同的特色:用民主選舉包裝威權政治,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未投票給毛 張東蓀遭遇恐怖

2016年10月,美國總統選舉如火如荼時,中國官方新華社曾發表題為〈美大選再創底線新低度〉,譏笑「美國政治鬧劇,着實是翻臉比翻書還快」,而「黨爭無底線已然演變成道德無底線」。在中共眼中,失控的選舉就是政治鬧劇,只有在黨的領導下、達致黨的目標的選舉才是「民主」。《紐約時報》因此揶揄:「中國官方新聞媒體已經宣佈了大選的獲勝者:一黨專政。」
其實,中共自知一黨專政是人民公敵,因此建政前後就一直精心用民主選舉去包裝自己,以維繫民心、建立打擊敵人的統一戰線。抗日戰爭時期,中共領導人劉少奇曾撰文〈一黨專政反民主、共產黨絕不搞一黨專政〉;國共內戰時期,中共更是高舉政治協商大旗。
這種包裝有時有欺騙性效果,但更多時候是猙獰和醜陋的。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選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時,有576人投票,得到575票的毛澤東惺惺作態說,不投我的票是代表權利。然而,被當局懷疑未投票給毛澤東的張東蓀,其一家自此經歷了恐怖的遭遇。張東蓀被控出賣國家機密,1973年死於監獄。他的三個兒子,兩個自殺、一個被長期關押後精神失常,他的兩個孫子被判重刑,長期監禁。
張東蓀殷鑑不遠,中共領導人在各種選舉中全票當選何足為奇?內蒙古投票選全國人代時,區代表也只有500多人,一旦習近平少得一票,要追查肯定比張東蓀事件容易,官媒以此吹捧習近平與人民的關係,未免貽笑大方。堪為一比的是,2012年,中央政法委前書記周永康在新疆全票當選中共十八大代表,官媒宣揚這是「表達了全疆各族幹部群眾對黨中央、國務院的感激之情」。這不夠可笑、可恥嗎?

扶植港版申紀蘭 只投贊成票

在中共特色的民主選舉史上,今年88歲的申紀蘭肯定佔據重要一頁。她是唯一從第一屆連任到第十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網友總結,只投贊成票是其唯一「功能」:大躍進、人民公社、文革、鬥劉少奇、鬥鄧小平,她贊成,否定大躍進、否定人民公社、否定文革、平反劉少奇、平反鄧小平,她也贊成。
中共要用民主選舉包裝一黨專政,最需要申紀蘭這樣的代表。同樣,中共要奪取香港的全面管治權,要把中共的意志包裝成香港民意機構的決議,當然要扶植港版申紀蘭,扶植西環契仔契女,而那些以民意為依歸、以香港核心價值為依歸的民主派也成為其眼中釘。
中共特色的選舉,由操控候選人及操控選舉人、操控選舉過程構成。在香港特首選舉、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選舉中,中共這種三管齊下的操控同樣得心應手。但是,香港社會原有的自由理念、法治基礎,讓中共仍難操控立法會、區議會的選舉人和選舉過程,因此要着重操控候選人,2016年立法會選舉僭建確認書,2017年釋法DQ民主派議員,今次再DQ三位立法會補選參選人,只能算是牛刀小試,明年區議會選舉恐怕會出現DQ潮。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