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書展期間,倪震兄考我最期待哪本新書,我答自然是首次輯錄遺稿的《古龍散文集》。相視一笑,我輩男生都拜讀那一抹美人如玉劍如虹而長成男人,雖然他尊翁倪匡是金學研究鼻祖。
台灣評論家葉洪生批判古龍筆下武功一味得個快字,誠然,以柔制剛云云用在哲學道理固可吹得玄之又玄;但證諸擂台搏擊如泰拳和空手道等,哪有不強調「唯快不破」的?格鬥就是鬥快,你倒試試以慢打快會怎樣下場?古龍酒色浪子,在台灣夜場多次打架鬧上警署,血的教訓,他寫武俠小說不自欺欺人啊!同理,金庸武功愛用內力掌法(降龍十八掌)甚至用指法(一陽指),依賴刀劍總覺稍遜一籌,楊過的絕學是黯然銷魂掌而非玄鐵重劍;殊不知古惑仔開片第一件事梗係擸架生啦,唔通玩手指咩?所以,古龍的高手排名等同於軍備競賽,人人架生傍身,比較接近真正江湖,因為古龍是真正江湖人。
小李飛刀,例不虛發,在百曉生《兵器譜》名列第三,實戰卻第一;還有暴雨梨花針、傳說中的孔雀翎……其他作家不會如此抬舉暗器,唯獨古龍深具現代意識,獨尊長距離攻擊,猶如AK-47闖進古代虎入羊群。諗深一層,暗器的確才配稱王者,世界從來明槍易擋暗箭難防。
古龍原名熊耀華,香港出生,一九八五年台灣逝世,三名來自三位母親、各不同姓的孩子才首次在亡父靈前聚頭;他筆下男主角換女朋友也夠快。以《陸小鳳》為例,第一、二冊的正印上官丹鳳和薛冰先後香銷玉殞猶自可說,第三冊的歐陽情活得好端端的去到第四冊照樣消失芳蹤,占士邦每集換邦女郎不用交代。金庸無論如何寫不出,頂多只有拖兒帶女的七妻韋小寶──你說誰更瀟灑?
說到快,擅演陸小鳳的劉松仁甚得原作之三昧。他曾在專訪中與我談論演技:「古大俠刻劃人物一流,可惜偵探推理稍嫌牽強,於是我每次演到陸小鳳破案會把台詞唸得盡量快,一輪嘴的,讓觀眾無暇發現前後矛盾。」松哥不愧藝術家,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而且實話實說褒貶有據。對,可惜了,倘天不嫉英才(以四十七之齡肝病至歿),倘天才肯戒酒保命珍惜羽毛、勤力些修訂作品瑕疵,成就當更無可限量。然而,皓首窮經,便又非fans心目中的古龍了,正如文首所述《古龍散文集》,他很多東西寫完便算,散文不及小說能賺酒錢,愈加懶理,端賴後人整輯得以出版。他是今年八十冥壽的永遠浪漫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