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口響:沒有行動 那有改變 - 亨少

鬥口響:沒有行動 那有改變 - 亨少

【今周主題:中超U23配額港超行得通?】
亞洲盃外圍賽過後,港隊下一個大賽,就係八月中喺雅加達舉行嘅亞運。但若果將目光放遠一啲,2020年奧運足球外圍賽即將嚟到,但港隊又有冇足夠嘅適齡人腳應付呢?
若要出戰2020年奧運,適齡球員將為97年或以後出生嘅球員。有球迷曾經做過粗略嘅統計,港超聯97年或以後出生嘅球員,合計起嚟都唔足23人,大部份球員亦只可以喺菁英盃(圖)上陣。
21歲,對於其他國家嚟講,已經算唔上十分年輕;不過對於香港球壇,恐怕仍等緊上位機會。強制畀U23上陣未必係最理想,但一定最快、最直接能夠令小將們受益。當然唔少人認為,呢個舉動將令港超聯失去叫座力。但係近年唔少球迷其實開心見到有料嘅本土小將上位,以今年省港盃港隊重奪冠軍後球迷興奮心情就可知一二,相信即使球隊因多用小將而表現失色,亦唔會重現當年嘅冰河時期,球場小貓幾隻嘅慘況。
近年,當我哋見到唔少東南亞國家喺青訓工作上取得相當唔錯嘅成果,我哋都不其然問一句,「幾時會到香港?」每個成功都唔係偶然。越南聯賽只准球隊註冊兩名外援;印尼甚至喺國際賽果敢用青年軍為亞運做準備。所以,必須有所行動,先可以改變現況。
文: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