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以弱示人的高招(傳媒工作者 巴喬) - 巴喬

林鄭以弱示人的高招
(傳媒工作者 巴喬) - 巴喬

林鄭月娥昨日出席立法會接受議員質詢,被民主黨胡志偉問到香港眾志的成員會否一世都被禁止參選,林鄭月娥回應稱,每一次的選舉都是獨立選舉,要視乎當前的事實及法律而作決定,難以保證法律「一生一世都不會變」,故認為要她給予標準答案是「強人所難」。
去年年底,大律師公會發聲明炮轟人大以決定通過一地兩檢方案不符《基本法》,嚴重衝擊一國兩制,林鄭月娥回應時除了批評部份法律界人士有精英心態及雙重標準時,又指要「一定要在《基本法》的條文裏面找一條去教我們怎樣做高鐵的一地兩檢,是強人所難的」。
何以「強人所難」成為林鄭的萬能key護身符?這是她的口頭禪嗎?不,她還是發展局局長時,親自到中環皇后碼頭與本土保育人士對話,被外界冠上「好打得」稱號;甚至她「聲稱」要處理新界僭建問題,鄉紳揚言要「文鬥武鬥」,她也未有半步退讓;後來更「官到無求膽自大」,指示官員不要受屈辱飲鉛水。何以一坐正特首,那些年的幹勁與狠勁通通都消失?
有理由相信,這可能出自其公關智囊之手。眾所周知,這一屆政府招攬不少前新聞工作者,作為政府的政治化妝師,自然要為主子出謀劃策。他們也熟知電視新聞時間有限,只會選擇最短最吸睛的sound bite播出,所以林鄭「強人所難」一出,很大機會被各大傳媒採用。
如果平日沒有太多時間留意時事的香港人,在電視新聞中偶爾看到林鄭月娥委屈地指胡志偉及大律師公會「強人所難」(而往往同一段新聞也未有再找胡志偉或大律師公會回應),所造成的效果可以是:我一個女人仔,你哋班大男人唔好蝦我,同情分都落在林鄭身上。
林鄭的前上司梁振英經常自鳴得意,又與議員傳媒硬碰硬,例如多次亂發律師信,亦曾在2015年的勞動節酒會中,長毛示威被趕離場後,梁振英更在台上表示「有時真係忍唔住笑」,自然令人反感,這也反映了梁振英長期低殘的民望之上。而林鄭月娥在公開場合的發言,明顯多了一分計算,也多了一分陰濕,再加上所謂修補撕裂的舉動(每月到立法會接受質詢、重開公民廣場)以及所惠的民生政策(增加教育開支、撥款五億抗流感),大部份現實的香港人自然會對林鄭有好感,或至少卑微地認為比上一個好。

必須讓政府撤銷DQ決定

如果林鄭真的是用這一招去以弱示人,我只能送她一個「地盤佬一句KO打尖OL」網絡故事(由於故事內容過於粗鄙,請讀者自行上網查閱)。
而事實是此乃林鄭月娥轉移視線、逃避問題之伎倆。事實是上次大律師公會批評一地兩檢方案不符《基本法》,林鄭月娥根本不能從理據上反駁,惟有屈大律師公會「強人所難」;而今次DQ周庭,同樣不能在法律理據上站得住腳,無法可依,當然也不能肯定地說眾志成員以後是能參選或不能參選。
所以,民主派人士應該抓住要點,要求林鄭月娥政府解釋清楚DQ周庭的理據,而非問她下次會DQ誰不DQ誰,或者問她所謂的紅線在哪裏。DQ事件一次都嫌多,由上次梁天琦開始,港人的選舉權利已被無理剝削,我們不能再退讓或妥協,必須讓政府撤銷DQ的決定。
否則這個政權DQ得周庭,下屆就可以隨便找個理由繼續DQ其他民主派候選人,到時餘下陳家珮、任亮憲和保衞香港力量的伍廸希,港島的民主派支持者揀得下手嗎?

巴喬
傳媒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