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口響:香港宜向祖國借鏡 - 聰鳴

鬥口響:香港宜向祖國借鏡 - 聰鳴

【今周主題:中超U23配額港超行得通?】
中國足協實施具爭議性嘅新政,規定中超球會嘅U23球員數目要同外援相同,即球會派三個外援上陣,另一方面就要有三個U23土炮落場。呢個做法被批評係揠苗助長更有損年青球員嘅信心,全因球會可以走法律罅,比賽時秒速換走U23球員。但呢個做法亦有可取嘅地方,因為可以間接逼球會做好青訓,培養更多具質素嘅年青球員,港超聯可從中偷師。
以傑志為例,佢哋嘅眾多外援,盧卡斯、華杜斯及科蘭經常佔據大量上陣時間,令陣中年輕小將如李毅凱上陣機會唔多,而顏樂楓(圖)、羅梓駿、鄭展龍等自家青訓產品亦因缺乏表現機會而被外借。可能有人會質疑佢哋未夠班,不過如新政實施,佢哋一定會有更多試煉機會。
筆者亦都明白,未必個個青訓產品都能夠成材,十個入面有一個林嘉緯已非常難得。為咗迎合呢個政策,球會心甘情願抑或不情不願都好,定必會投放更多資源落青訓,以培養更多可見大場面嘅年青球員。
當然,呢個政策係針對中超嘅富豪球會,唔可以完全套用喺港超球會度,因此必須有所調整,例如喺人數方面可以微調,改成「如派出三個外援上陣,另一方面就要兩個U23土炮落場」,畀球會有時間適應。
文:聰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