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柬埔寨回港,面對今日香港之政局,赫然發現香港與柬國兩地崎嶇民主路,居然越來越有相似之處。把香港與前法國印度支那殖民地相比,不是甚麼新鮮事,早在八十年代就有許鞍華的《投奔怒海》用描寫南越陷共,影射香港人的九七大限。當年數以萬計之越南難民逃至香港,而又有數以萬計之港人收拾細軟,準備於九七前移民外國,港越兩地人民經濟條件雖有不同,卻同樣因逃避共產政權而要投奔怒海。
柬埔寨人則未有如此「好運」。以毛澤東為偶像的波爾布特七十年代建立紅色高棉政權,厲行共產制度,導致全國三分一人口不正常死亡的故事,早已是家喻戶曉。七十年代,與文革狂熱一河之隔的香港正值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起飛,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理應與柬埔寨的歷史軌迹毫不相連才對。然而紅色高棉倒台以及九十年代的前共產國家之民主浪潮下,柬埔寨亦曾有一次民主改革。1993年柬埔寨由聯合國監督下首次舉行大選,舊有紅色高棉勢力改組為人民黨,卻僅僅喪失多數議席。香港亦在1991年於英國殖民地政府治下首次舉行立法局直選,一股民主破曉似乎將降臨遠東。
然而洪森領導的紅色高棉勢力仍然壟斷政局,更於1997年發動政變,推翻第一首相拉那烈親王,自此洪森一直獨攬大權,執掌首相之位。同年,中共接管香港,1998年的第一屆立法會選舉港人及國際社會雖然曾有憂慮,最終仍能公平完成。當時的北京仍被視為信守一國兩制承諾,柬埔寨與香港的命運仍似是有所不同。
然而縱使人民黨控制柬埔寨各大傳媒,又不停滋擾反對黨,更有造票及打壓選民之嫌,桑蘭西領導之自由派得票仍然是逐年上升。桑蘭西被多次以不同理由起訴、判監,然後又於2013年大選中以參選限期已過為由被取消參選資格。但其所領導之救國黨卻在大選中得票超過四成,直逼執政人民黨。選舉後桑蘭西直斥為舞弊,聲言抵制國會,更爆發持續多月的全國大型示威,最後政府清場後與救國黨談判才得以平息。
兩地選舉同樣徹底失去公信力
幾乎緊接住柬埔寨的示威,香港民主派亦發動了佔領運動。北京廿年內達成「人心回歸」如意算盤打不響,反而新世代的民主運動日益壯大,惟有在特首提名門檻上做手腳,矢志要抓緊政權。中共漠視民主原則,在各方面破壞公平公正的選舉制度。由那刻開始,香港與柬埔寨,兩個在歷史上毫不交叠的地方,其命運開結相連起來。
面對聲勢浩大的民主浪潮,洪森當然不會坐而待斃,在示威過後開始着手對付反對派,首先於2015年以多項罪名起訴桑蘭西,然後被褫奪議員資格,禁止其再度參選,同時間又因一個批評洪森的facebook言論控告其誹謗罪。桑蘭西為挽救救國黨,被迫於去年辭任黨領袖,洪森仍然以串同美國密謀叛國之名,拘捕桑蘭西之繼任人根索卡。最高法院更於在去年11月下令解散救國黨,百多名黨員被禁參政五年。人權組織指該裁決標誌了「柬埔寨民主之死」,亦令今年7月之大選徹底失去公信力。
如今立法會補選周庭被取消參選資格,姚松炎被DQ之傳聞亦甚囂塵上,讓人驚覺北京對反對派之打壓竟與柬埔寨獨夫洪森如此相似。佔領之後,中共對反對派之打壓越加強硬,律政司之濫捕濫控,政府又用外國勢力、港獨等帽子剝奪議員資格、取消參選資格,不過是洪森用以對付桑蘭西及其救國黨的同一套路罷了。今天柬國的最大反對黨救國黨被全面解散,港人也不要天真相信,中共不會以港獨、自決為名取締眾志等反對派組織。
未到過柬埔寨前,筆者又何曾想到會一個迫害死全國三分一人民的前共產國家政治軌迹,能與經歷半個世紀輝煌自由港的政局相提並論呢?但想深一層,一個以毛為師的共產政權,在民主化後一直未有一刻下放過權力。如此冷血獨裁的政權,不是與今天在我們頭頂上作威作福的是同一夥人嗎?如此地想,筆者豁然開朗,面對香港今後的政局,我們必須要借鏡柬埔寨。就如同許鞍華的那齣《投奔怒海》,不是小說,而是預言!
貝加爾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