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帶觀眾走入魔幻世界華裔藝術家作品賣機械未來感

鋼鐵帶觀眾走入魔幻世界
華裔藝術家作品賣機械未來感

閃亮著金屬光澤的猛獸栩栩如生,讓人有如聽見咆哮低吼;一旁的部族女獵人穿著靈性,散發出超現實氛圍。看見華裔當代藝術家David Han的作品,立刻可以感覺到他視覺情境中融合的萬物、人際、以及文化信仰— 透過不同的異國元素,他用作品帶美國觀眾走進魔幻世界。

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

「叫我David就好,我沒有中文名字。」身為藝術家的David,想法也與眾不同。他說,自己原先的中文名叫做韓愛國,但實在無法認同這個名字背後的「政治意義」,所以成年來美之後便捨棄它,以象徵脫胎換骨。「我出生在文革剛剛結束時期,當年經過十年浩劫,上一輩的思維已經被殘酷地毀滅,根本不允許有任何其他思考方式,連孩子的名字也是如此。」

母親是北京藝苑的國畫家,也讓David從小的生活與眾不同。跟著母親在畫苑裡長大,他熱愛拿著紙筆塗抹,讓異想天開的想法躍然紙上。20年前剛移居美國時,David決定選擇設計學院。不過到了學校,才發現美國課程與自己想的並不相同,「尤其是我在上繪畫課的時候,那個素描老師的技巧還沒有我好,讓我更覺得是浪費時間。」有了這種想法,David決定休學直接踏入職場。

從紙筆轉往滑鼠與螢幕,David開始做起電腦上的3D設計。但隨著時間過去,他越發對於這種無法觸摸的藝術開始感到疲憊,也興起了「何不實體化」的想法。「像我這個年紀的男人,童年時透過電玩以及電影的影響,多少會愛上機械。加上我自己也很喜歡動物,所以就融合在一起。」

有了創作想法,David開始自學雕塑、焊接、鋼板藝術等技能。他表示,美國對鋼的應用很豐富,包含汽車、重工業、甚至雕塑領域等,都孕育豐富的鋼文化。萬事起頭難,David的第一個作品雖然不大,卻足足花了他四個月才得以完成。隨著本身的熱愛以及勤於練習,他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也加入更多想法。「身為當代藝術家,製作藝術品都應該要體現現代的思維。」他將所有喜歡的要素堆疊,以雕塑為底,搭配特效化妝、數位後製,打造出一幕幕驚人場景,眼尖的人更能嗅到他作品中那些東方味兒。

「我的作品中都有龍的元素!因為它是一種精神,而不是特定的形象。在每個族群心中,都有屬於自己龍的存在。」一手打造靈幻世界的David,敘述著自己對超自然文化的體現思維。他表示,自幼就因為中華文化,愛上這樣的虛構生物,而實際體現後,更培養了許多不同階層的粉絲。他的數次展覽都受到好評,「甚至有拄著拐杖的那種7、80歲的老人家,特地告訴我 did a good job!」

不過即使有所熱愛,現實問題依然存在。藝術家的生活總是難以溫飽,柴米油鹽醬醋茶依然困擾著David,也讓他時常必須靠額外的工作來滿足生活。雖然如此,這名華裔藝術家依然堅持,要用自己的雙手,打造出更多讓人感動的作品。「我相信我的作品能夠打開觀眾聯想的窗戶,透過這些作品想到他們曾經擁有的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