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助學金分享會昨日於清水灣俱樂部舉行,多名受助人及其家人,共34人出席。
蘋果教育基金委員會主席馮偉華致辭時指,助學金受助人要累積超過2萬人,而今屆則共有325人受惠。馮偉華表示自己出身清貧家庭,排行第五的他,是八弟姊妹中唯一升讀大學,「當年都掙扎過讀唔讀,因為屋企負擔唔到,但阿哥話點都會供我」。他入讀港大社工系,靠助學金完成學業。對於社會重視起跑線,馮偉華不以為然,認為學生不應受制於出身,亦不應因為來自貧困家庭而自暴自棄,勉勵受助人努力追尋夢想,貢獻社會。
蘋果教育基金委員黃克廉指,雖然助學金金額並不多,惟對受助人的意義深遠,期望受助人日後亦能有助人精神,回饋社會。
活動期間,在場的受助學生及家長,即席寫出「我的夢想」,有人「學好中文英文」、「身體健康」、「當上消防員」,可見各人家境雖然清貧,惟無礙追尋夢想。
就讀中四的阿浩,智商超過130,比一般人高,讀書成續名列前茅,並熱愛彈古箏,惟來自單親家庭的阿浩,與母親相依家為命,家境清貧,因此學習機會,得來不易。懂說5種語言的阿浩,從小努力學習,獲得不少獎項及助學金,稍為減輕母親負擔。
而浩媽於「我的夢想」環節中,寫上「努力讀書」,可見她對愛兒的殷切期望。阿浩則夢想成為古箏導師,坦言望以前幫補家計。阿浩表示,獲得的蘋果助學金用作古箏學費,現時已達演奏級的阿浩,獲老師減免學費至每45分鐘400元,比市價便宜4成。阿浩坦言,由於自己參加多項課外活動,花費不菲,兩母子除節衣縮食,阿浩亦不放過任何助學金機會,曾經一年獲5、6份資助。為報答母親辛勞,阿浩期望將來古箏導師後,供養母親,讓其不再過「憂柴憂米」的生活。
今年是蘋果助學金成立21周年,助學金計劃是希望透過發放助學金,為家庭經濟有困難之學生提供學業及課外活動上資助,幫助學生能夠努力向上,學業上尋求進步,亦幫助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發展潛能,於社會上成為一個獨立而且有適應能力的人。
「助學金專戶」專戶編號:S0007
網上捐款: http://bit.ly/applecha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