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欣賞林鄭特首上場後便開放置業階梯,因為此舉是令到很多原本沒有置業機會的人得到上車機會,但如此一來就提高了市場上的需求,對樓價是有提振作用。
林鄭這種做法一定會被人批判是谷起樓價,但是開放置業階梯是公義的問題,很簡單,不開放置業階梯樓價也一樣升!很多有資產者現在已紛紛用盡所有的名義在物業上「集郵」,在統計數字上,我們不單只看到香港人擁有資產的比率下降(自置居所比率由2004年的54.3%下跌到2016年的50.4%),另一方面,已擁有資產的人擁有的資產量卻增加,所以林鄭特首這個政綱是令人佩服!
財政司掌握着香港的前途卻有崗位上的「鬼」,就是太保守,包括叫人小心買樓!原因很簡單,如果財政司叫人買樓,若樓價下跌,他便要承受風險了;但叫人不買樓,就算之後樓價升了,以香港民情的水平是沒有人問責的。
守財奴最安全,這個就為官之道,前任曾財爺就是一個好例子。陳茂波在當發展局局長的表現令人敬佩,盡力取地,但上了位做財政司之後,似乎又有一點改變,一樣是保守理財,進取不足,同樣叫人小心買樓,小心接火棒!問題是既然過去幾年是因為1,300億美元的資金湧入香港令樓價上升,何以見得未來幾年是不會有更多資金湧入香港?我不同意單邊提示,真實環境是買有風險,不買也有風險。
汪敦敬
mailto:[email protected]
本欄逢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