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積去年「後數」港鐵或加價3.2%團體斥搵笨 促改革方程式

累積去年「後數」港鐵或加價3.2%
團體斥搵笨 促改革方程式

【本報訊】港鐵票價長期有加無減,今年勢再按機制「奉旨」加價。去年港鐵推出特別優惠,將按機制計算的加幅減少10%,令乘客罕有享受凍結票價一年,不過未加的1.49%加幅要帶到今年「加番夠」。統計處昨公佈去年12月通脹率為1.7%,按照港鐵票價調整方程式,連同要追回的1.49%加幅,今年港鐵篤定加價,按初步數據估算加幅將超過3.2%。
記者:鄭啟源

港鐵凍結票價一年後,料今年將加價逾3.2%。許頌明攝

港府去年提早一年與港鐵完成票價調整機制檢討,惟解決連年加價問題無果。港鐵只能提供額外優惠,將去年票價調整機制計算的加幅自願減10%,將加幅壓低至1.49%。因機制有要求,調整結果必須達1.5%才能啟動加價,去年壓低加幅後,乘客罕有能享受凍結票價,不過該1.49%調整幅度,要帶到今年累積計算。港鐵票價調整方程式內兩組數據,其中一組去年12月通脹率昨出爐,數字為1.7%。若加上累積的1.49%加幅,已足以讓港鐵今年啟動加價。

要求林鄭提早檢討

港鐵票價調整方程式,計算需要的數據包括昨公佈的去年12月通脹率,以及去年第4季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工資指數一般於每年3月底公佈,但參考去年首3季運輸業工資指數,平均增幅為3%。以此估算,港鐵今年的票價加幅將達到3.2%。雖然封頂機制要求每年加幅不能超出前一年第4季家庭月入中位數按年變幅,而有關數據仍有待統計處公佈,不過參考去年第3季數據,家庭月入中位數按年增加約4.31%,估計票價封頂機制再次無法發揮作用。
民間團體要求,港府有必要考慮改革港鐵票價調整方程式。民間監管公共事業聯委會發言人蔡耀昌批評,現行港鐵票價機制「搵市民笨」,方程式內兩組計算數據互有關係,當通脹上升,工資通常都有相應調整,結果導致港鐵連年賺大錢下,票價仍然長加。去年的檢討結果明顯未能解決市民不滿,港府與港鐵只用「小動作」暫時凍結票價一年,今年機制弊病又現形。
蔡耀昌續指出,林鄭月娥競選特首時,曾經承諾要處理港鐵票價及領展等3座大山。他呼籲林鄭「找數」,認真考慮再次提早檢討機制,並且透過改革票價方程式計算方式,方能解決市民的不滿。
公共通輸研究組成員鄭衍祺也認為,去年港府與港鐵的檢討票價機制結果,未有觸及方程式內容。運輸業長期欠人手,營辦商要透過加薪搶人,導致運輸業工資指數長期跑贏通脹。若當局不從根本解決問題,改變票價方程式的計算方式,只會令市民不滿繼續蔓延。

乘客心聲

羅先生
「所謂可加可減機制,經常只有加價冇減價,政府應加強監管港鐵。」

羅小姐
「港鐵經常出事,𠵱家仲要加價,真係唔知講乜好,好多時寧願坐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