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物業套現 領展擬續回購分析:可彌補租金收入跌

賣物業套現 領展擬續回購
分析:可彌補租金收入跌

【本報訊】近年領展(823)大力轉型,多次出售本港商場。領展行政總裁王國龍表示,去年整體買賣物業淨收益約30億元,擬用於減少借貸、回購及收購機會。據本報統計,領展過去四年總共斥約70億元回購,而且價格持續上升,分析認為有助在短期內提升每股價值,彌補租金收入下跌的影響,惟此舉屬財技做法。
記者:卓茗

王國龍表示,領展已完成策略評估,曾考慮過分拆部份商場上市,但因估值未必有溢價而選擇出售,上述交易料於2月底完成。雖然交易錄得74億元收益,但計及去年斥40.47億元人民幣收購廣州西城都薈廣場,他稱,去年買賣物業實際淨收益約為30億元。

過去4年斥70億回購

過往領展一直以加租、翻新商場為策略,近年則逐步轉型,開始聚焦內地發展。領展連番出售旗下的香港物業,2016財年相繼招標賣出興民商場、穗禾苑商場、安蔭商場、長康商場等14個項目,涉資近73億元;2015財年亦出售7個項目,包括嘉福商場、廣田商場等,代價合共34億元。集團又積極收購內地物業,如中國北京歐美匯購物中心、中國上海企業天地1號及2號。
與此同時,領展自2014年展開回購計劃,過去四年動用高達70億元,回購1.35億基金單位,期間股價累計升幅逾七成。啟動回購時,領展於年報指,出售所得款項將用於收購、一般營運資金及回購,以抵銷出售項目對每基金單位分派造成的影響。
宏匯資產管理董事及投資策略總監林嘉麒表示,領展擬轉型為發展商,出售大批物業令租金收入減少,而每基金單位可分派價值亦相應降低。他指出,投資者會視乎每基金單位回報,決定是否買入,故通過回購提升價值,屬財技做法,但於轉型期亦無可厚非。

未來或收購內地項目

林嘉麒相信,領展不會長期持續回購,轉型過渡期之後,若領展旗下新項目成熟,或收購內地大型項目,料回購幅度會大幅減少。不過,對於本港物業,他認為領展「一不做,二不休」,料繼續出售增值潛力低的屋邨商場。
交銀國際早前報告亦估計,領展會動用大部份出售收益作為回購資金,此舉是彌補租金減少的最有效方法。至於其他可行用途,該行認為,資金到位與收購新項目的時間未必能完全配合,加上流動性充足,大幅減債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