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倒馮檢基只會令初選壽終正寢(傳媒工作者 林彥邦) - 林彥邦

推倒馮檢基只會令初選壽終正寢
(傳媒工作者 林彥邦) - 林彥邦

利益申報,筆者作為新界西選民,對馮檢基空降新西攬炒記憶猶新,對他堅持出選的政壇關愛座作風嗤之以鼻,亦曾撰文狠批。但無論個人對馮檢基有何私怨,作為民主派支持者,捍衞初選機制、讓馮檢基做Plan B,卻是無可爭議的唯一正確做法。
初選這遊戲,白紙黑字、願賭服輸,除非像本土派般一開始就抽身不參與,或如陳國強般稱自己無收過通知,否則一旦落水就要遵守規則,不能「因人廢選」,舉個極端例子,即使民主派初選勝出的是陳玉娥,民主派和所有同意初選的支持者,都只能奉陪到底,「推翻機制」這選項從一開始就不存在,這理應是最基本的合約精神,亦是姚松炎在宣誓中捍衞的「制度公義」。
但由民主動力公佈初選結果當日,趙家賢已經對是否按規矩讓馮檢基做Plan B支支吾吾,然後對馮檢基的「文攻」展開,梁家傑、李卓人這些人名浮現,到最終馮檢基「顧全大局」宣佈退出,事件發展至今,莫論民主動力和其他持份者如何大聲疾呼尊重機制,客觀事實是所謂「民主派初選」,已經淪為一場輸打贏要的鬧劇。
亂局已成,率先受累的當然是民主派在九龍西的選情,若姚松炎真被DQ,不論由誰補上都會名不正言不順;而即使姚松炎可以出選,在初選公信力破產下,他本身的認受性都會大打折扣,拋出「初選備忘錄都不是鐵板一塊」之類的詭辯,只會落得如人大釋法般,無法服眾。
「逼退」馮檢基(當然無人會承認這事實和負責任),原意是為了增加九西的勝算,但最終卻是為自己挖坑,為對家提供子彈,世事何其諷刺。
但更大的危害卻在日後。初選之所以出現,正正起因於過去民主派持續的內耗攬炒,馮檢基參選新西、鄭家富復出新東,超級區議會「百花齊放」最終集體棄選等都只是近例,大家都明白若缺乏合理機制協調出選,面對配票出神入化的建制派,只會越來越被動捱打,雷動計劃的「成功」,公眾的熱烈參與,都充份說明民主派這種「操控選舉」的必要性。
難得今次在DQ案大義當前,民主派各黨派無論對議席如何虎視眈眈,都在食相上有所收斂,破天荒同意初選,本來是民主派重建內部互信、爭取外界認同的最佳契機,最終竟然搞出因人廢選、推翻機制的鬧劇,合理預測是日後不會再有弱勢參選人,願意落水玩所謂協議、初選的遊戲,因為誰也不能保證,自己會不會有朝一日被打成另一個馮檢基。
今天推倒了一個馮檢基,也同時令初選、協調壽終正寢,日後只會製造更多馮檢基空降新界西式的災難,議席輸、私怨增,這大局的破滅才是真正令痛心之處,如果,還有人真心在意的話。

林彥邦
傳媒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