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府擬在古洞南蕉徑建80公頃的農業園,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昨開會審議涉款124.9億元的基本工程儲備基金整體撥款,其中包括農業園5.3億元前期工程撥款,多名泛民議員指農業園具爭議,破壞農地及逼遷農民,促抽起項目。政府則指已向地區人士講解。在蕉徑耕種的農夫文哥則踢爆當局完全無聯絡受影響住戶,又斥農業園項目無考慮農民需要。
斥偏重旅遊業
立會議員郭家麒指,上屆政府提出新農業政策後,立會未詳細討論,政府便申請撥款並不妥當,質疑為何「撥款行先,政策行後」。立會議員張超雄促當局安排農民無縫交接,避免影響生計。地政總署助理署長(專業事務)張家樂指,項目涉及8.1公頃私人農地,有3個住戶共12人受影響,現時收地時間表仍未落實,署方將與漁護署商討如何配合工程,以確定時間表。他稱,初步估算需在下個財政年度動用撥款,故把項目列入整體撥款中,重申實際收地時間未落實。
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梁肇輝稱,當局不時就農業園向地區人士講解,會繼續諮詢相關人士。不過在南蕉徑耕種的文哥向《蘋果》稱,政府官員曾到村內視察,他曾上前詢問,當時對方只稱會有專員聯絡村民,惟至昨天,受影響的3個住戶、以及他均未被聯絡,「政府官嚟睇完,連我哋啲資料都冇留低,我都唔知佢點聯絡」。
文哥批評計劃太倉促,擬興建的幹道貫穿農地,做法偏重本地旅遊,並非協助農民,日後的農田分配、水源等,完全無資料,「(農業園)完全冇考慮過農民需要」。
■記者廖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