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僭建牙膏越唧越多,如果說屯門海詩別墅獨立屋的僭建還有政治敏感度不足的藉口,那麼,事隔半個月後才肯承認港島南區的物業有三處僭建,又可以搬出何種藉口呢?官員的利益申報機制、高官上任前的品格審查機制、政治任命官員的引咎辭職問責制,在鄭若驊這裏都恍若虛設。她的個人誠信固然已破產,政府的多重行政機制也千瘡百孔。
中共樂用污點官員易操控
林鄭月娥曾以政治敏感度不足、應邀出任司長時間匆促為鄭若驊海詩別墅獨立屋的僭建問題辯解。但是,半個月後,鄭若驊自爆還有其他僭建問題。這是要摑林鄭一巴嗎?
其實,袁國強只留任半年、為一地兩檢護航的消息,在林鄭上任之初已廣傳。如果林鄭挑選新任律政司司長人選,或者說,如果真的由她挑選的話,不是黑箱作業,而是早些讓傳媒知道,以現時香港一息尚存的新聞自由,媒體自會扮演替特首、替公眾把關的角色,豈會讓鄭若驊僭建問題一再被隱藏?
香港近年禮崩樂壞,正是由於原本行之有效的行政中立、選舉事務處中立、司法獨立、三權分立等機制,被中共和港官蠶食。從曾蔭權接受富商款待、湯顯明公帑宴客贈禮,到林鄭月娥當年處理唐英年、梁振英僭建問題的大細超,從警員濫權毆打市民,到律政司選擇性檢控,都是對行政機制的破壞。
中共樂見香港如此中國化,一來不用再尊重香港原有的機制,對《基本法》的創新演繹可以更加肆無忌憚,對香港行政、司法的干預更加方便;二來樂用身上有污點的官員,抓住他們的把柄更加容易操控,一如中國反貪,只不過是權鬥工具而已。
官員能輕易地為維護私利而砌詞狡辯,顯示機制不受尊重、約束力減弱。而是否尊重機制,不只是官員是否知廉恥的分野,也是其他政治人物是否知廉恥的分野。不知道尊重機制的政治人物、政黨,何來誠信可言?他們竊取的雖是民選職位,但與竊取官位者的分野又在哪裏?
民進黨初選機制堪為借鏡
民主派在九西的初選近日出現紛爭,不只是個別人物的勝負問題,更是要尊重機制、還是要自毀長城的問題。初選機制固然不完善,未有明顯的候補方案,但如果因此無視得票多少,一旦得票最高的姚松炎被DQ參選資格,得票第二的馮檢基未能成為Plan B,反而密謀推舉其他民主派重磅人馬出選,這不是不尊重初選機制、走密室政治回頭路嗎?
馮檢基昨日宣佈不會做Plan B,顯示有成全初選機制之心、無一心維護個人名利之意,這是他與鄭若驊最大的分野。這個備受一些人嘲諷的「政治老人」的這一決定,理應得到民主派的高度讚賞,為何民主派大佬們掌聲寥寥?初選機制不完善並不可怕,堪為借鏡的是,台灣民進黨能快速成長為執政黨,離不開其黨內民主。其黨內提名初選機制在1989年建立,其後經過十多次修訂,至2000年形成以黨員投票佔三成、民調佔七成的初選評分,也在這一年實現了台灣變天。
可怕的是香港民主派一些人不考慮如何抗擊中共再DQ姚松炎,如一心考慮誰來替補姚松炎,更加存有不尊重初選機制之心,不只想推翻Plan B,還想推翻Plan C。他們可以說,這是為了保證民主派奪回九西的議席。但是,他們的依據在哪裏?他們的判斷能取代兩萬多人的投票嗎?這種以政治口號取代初選機制的做法,與鄭若驊口說要維護香港法治的分野在哪裏?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