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場醫生籲減參賽名額

落場醫生籲減參賽名額

【本報訊】今屆渣馬有逾7.4萬名選手參加,再度突破7萬大關,即使大會把每項賽事的選手分成多個小組出發,每次鳴槍也花最少5分鐘以上,所屬分組的跑手才全部出發。有參與昨日全馬比賽的急症科醫學院院長蕭粵中認為,渣馬的參賽人數已經飽和,主辦單位有必要考慮來屆需否減少名額,否則或難以管制人潮。

過重者受傷風險較高

蕭指出,由於昨日濕度高,身體散熱速度較慢,在青馬大橋、長青隧道等地方,「當選手塞埋一齊,就會好焗促」,體能會因此較大幅度下降,也會增加在比賽後段出現勞損或受傷風險。此外,在人多擠迫的環境也容易產生碰撞、扭傷擦傷等。今屆全馬名額為1.85萬個、10公里賽更達3.5萬個,他認為本港的公路難以承受更加大量的參賽者,「人多,有起事上嚟就更難處理」。
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則表示,留意到今年不少跑手都訓練不足就參賽,當中以「未收身」為主,更不排除很多人都可能有超重問題。
雷雄德認為,過重、體形太大的人士玩長跑,下肢如膝關節等負荷會較大,受傷風險也會較高。他認為跑手應該在訓練之餘,也要注意透過其他方法來「收身」。
■記者于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