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圍龍園是一座仿江南亭園的假古董,分前後兩部份,前部有觀閣,有亭子,有水池,水池中養了錦鯉。到處掛着些用不太好的字寫的不太好的對聯,倒是假古董的絕配;假使換上真古人的手筆,反覺格格不入。
迴廊的櫺窗外可以看到一所幼稚園,辦學宗旨據稱是「激活兒童」。激活兒童的直接後果只可能是激死家長;校長和老師都知道,但他們不說。誰關心家長和學童的死活呢?
我認為龍園別有三絕。三絕都在園的後部:第一絕是桂花,石卵路有幾株,不過不及後門旁那幾株大。秋天開花的時候,在蔚藍的天空下引枝細品,頗有淵明賞菊的景致。春天呢?下了一整晚毛毛細雨,果真是潤物細無聲,枝葉上都掛上晶瑩的水珠,小花勉力掬揖住一夥,就像挽留住丁點春色一般,那是天然的桂花露,通明而澄清!用手指小心翼翼承接一夥送進口中,但覺香滲心脾,閉目細細品嚐,春日的和煦相交相融,這恐怕是當代人接通春天的最後手段了。
第二絕是各式鳥鳴。冬天下午少人的時候,各種鳥輪流登台獻唱,有高髻冠、白頭翁、相思、山雀、豬屎喳,都是些平凡的鳥。我獨愛豬屎喳,坐等多時都只是為了半晌清音。鳥和樹枝映在魚肚白的寒天上,叫了一回又一回,那種虛寂在小園之中迴盪,和困在籠中的效果有天淵之別。春天的時候有各種杜鵑,杜鵑的叫聲我從來不覺得悽厲,杜鵑之中我尤喜噪鵑,愛其越叫就越高越響。春天也是斑鳩的「求戀期」,鳩之呼婦也算是婬嘩之中的清響,春光融融豈可缺君?
第三絕是烏桕。秋天落葉之後,映在湛藍的天空之中就顯得蕭索;冬天映在灰白的天空之中就顯得蒼涼。緩跑徑旁兩株亦堪賞玩。
(注:楊靜續稿未到,專欄暫停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