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有立法會議員空缺補選,分別是九龍西、新界東、港島,與建築測量界四個席位。如眾所周知,議席之出缺,皆因人大釋法,香港法庭根據釋法規定,免除四位泛民的議員職位,將四人disqualified現已成為香港式廣東話DQ,遭DQ的四位議員分別是新界東梁頌恆,九西游蕙貞,港島羅冠聰和建築測量界姚松炎。另外兩名遭DQ的空缺(新界東梁國雄,九西劉小麗)因二人上訴,還要待法庭裁決後才可擇日重選。
立法會議員選舉本是比例代表制,但泛民深知如各民主派各不相讓,自己撼自己的話,必然分散票源,重演李永達、李卓人在新界西同時出局的慘劇,因此學精了,經大力協商後,透過美國式的政黨初選,於上星期日舉行初選,想不到竟然有二萬六千人投票,情況之熱烈,超出預期,很可能是親泛民的選民,覺得年來泛民遭建制派、特區政府與中央聯手打壓,已到了危急存亡之秋,不能不走出來表一個態,為泛民打打氣。
九西與新界東兩個重要陣地由范國威與姚松炎勝出初選,港島經協調後,派出周庭。建測界派出司馬文。同時,建制派則經過有形之手行埋,幕後推算之後,新界東派前議員鄧家彪上陣。九西由鄭泳舜出戰,港島讓給葉劉淑儀愛將陳家珮。
兩陣對圓,比例代表制變成單議席單票制,泛民與建制派正面決戰,對雙方都有重大意義。回歸前立法會選舉制度引起激辯,民建聯曾鈺成等恐怕單議席單票制有利民主派,不利建制派,與中央力主採用比例代表制,再加上功能組別,便可保持立法會控制權。此計果然得逞,令泛民成為永恒反對派,但意想不到的是,比例代表制也方便了泛民的激進派以少數票可以爭取到議席,梁國雄等人進入議會,令立法會雞犬不寧,建制派不知會否後悔?好了,今次3月補選實行「隻揪」,戰情應相當激烈,知名度高者佔優,九西姚松炎對鄭泳舜,姚雖無地區經驗,但知名度甚高,看來可佔先一線,可力壓鄭泳舜,但選舉主任會否打茅波,未入閘先DQ姚的選舉資格?泛民改由老將馮檢基上陣的話,令人懷疑,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新界東兩名前議員混戰,范國威與鄧家彪勢均力敵,新界東是劉江華的老根據地,勝負難測。港島的周庭對陳家珮,皆名不見經傳,選民不識,勝負要看雙方的洗樓能力;建測界司馬文則難以匹敵前議員謝偉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