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首辦的渣打香港馬拉松,明天已是第22屆,由最初的1,076人參賽,到今屆報名人數達74,000人,無疑已成本港最大型的體育盛事,過去21年的比賽中,出現不少「第一次」(見附表),今日我們在賽前一同重溫!
首屆跑至深圳
首屆渣馬在97回歸年進行,參加人數只得1,076人,這一屆是跨境比賽,由上水經皇崗跑往深圳,象徵回歸祖國的歷史一刻。99年一屆,首次移師市中心舉行,並穿梭兩條隧道──西隧及長青隧道;2001年,參賽人數首次過一萬人,達10,520人;08年,大會將比賽終點移師維園,渣馬越搞越大,連國際田聯也於2012年首次認可渣馬為「銅級道路賽」,翌年升格為「銀級道路賽」。更可喜是從16年那一屆起,渣馬被國際田聯認可為「金級道路賽事」,最少要有30名達金級組時間的跑手參加,令比賽更具觀賞性。
目前渣馬的全馬大會紀錄,男子組是去年埃塞俄比亞跑手比拉古跑出2小時10分31秒,女子組是2012年那一屆,同為埃塞俄比亞跑手的Misiker Demissie時間是2小時30分12秒,而里奧全馬代表姚潔貞,是女子10公里大會紀錄保持者,她於2014年跑出36分14秒。之不過歷屆渣馬有不少跑手受傷及抽筋,歷來更有四名跑手不幸去世。上屆有位首次參加渣馬10公里的女跑手,在終點前突然暈倒不治。
記者:徐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