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東廊起點的10公里,三橋三隧的全馬(42.195公里),游走港九的半馬(21.0975公里),都是渣打香港馬拉松的特色,今年繼續吸引74,000人報名參加後天(21日)的比賽,NRC總教練蘇凱男及教練雷德怡實地視察,找出「攞命位」,在賽前提醒大家。
記者、攝影:徐嘉華
攞命位一: 尖沙嘴彌敦道起點至西九龍公路(約4公里)
這段路難度不大,容易跑得比預期快,埋下「攞命」伏線,跑得過快會令體力太早流失,建議跑手初段應放鬆去跑。
蘇sir醒你:八二比例最穩陣
建議跑全馬及半馬的跑手,用八二比例去完成比賽;以全馬為例,頭32公里以預設的穩健目標去跑,最後10公里衝出好時間。
攞命位二: 昂船洲大橋(約10公里)
由離開旺角到橋頂,爬升高度約60米,斜度不難應付,但距離約兩公里長,加上橋面風較大,建議跑手保留體力,不宜加速。
蘇sir醒你:跑橋中間免嘥力
上橋時嘗試頻率比較快的跑法,一來可以減少體力消耗,二來減少風阻;另外,因橋兩旁稍斜,跑手可選擇在橋的中間位跑。
攞命位三: 青馬及汀九橋(約20公里)
跑手來到這裏,已跑了20多公里,體力消耗不少,尤其跑步基礎打得不好的,或會有雙腳不受控制的「撞牆」現象,加上路面不平坦,跑手要小心。
蘇sir醒你:腳震震要補充能量
這裏有水站,是時候進食能量補充品,然後到水站補充水份,到汀九橋最高位後,會有五公里落斜,跑手可以放鬆一點,稍作回氣,但切忌跑得過快,以免後段乏力。
攞命位四:
美孚新邨附近(全馬及半馬重叠路線,全馬約30公里,半馬約11、12公里)
蘇sir醒你:勿被半馬跑手影響
這裏是半馬跑手跟全馬跑手路線重叠的地方,半馬跑手的步速比全馬跑手快很多,大家要留意自己步速,不要被半馬跑手帶快了,亂了陣腳。
攞命位五: 西隧(約35公里)
西隧被視為魔鬼路段,全長兩公里,一公里落斜,一公里上斜,斜度約30米高,出隧道後再要上多一公里斜路上干諾道天橋,這個上斜橋位一直向左轉,彎度又大,令跑手加倍辛苦。
蘇sir醒你:入西隧前切記要補充能量
謹記西隧前要補充水份及能量補充品,無論是跑了30多公里的全馬人士,還是跑了15、6公里的半馬跑手,是時候衝好時間。
攞命位六: 龍和道隧道(約39公里)
這裏是賽事最後一個挑戰,龍和道小隧道雖然短,但以全馬跑手體力消耗不少,肌肉又痠軟下,短而急的上落斜挑戰好大。
蘇sir總結:最後挑戰望見家鄉
無論是全馬及半馬跑手,能憑堅定意志完成比賽,值得我們掌聲,恭喜大家!
終點:維園(大功告成)
蘇sir錦囊:
【全馬(42.195公里)】
起點:尖沙嘴彌敦道→南昌至昂船洲(6-10公里)(最長上斜位)
→昂船洲大橋至青馬折回點(10-14公里)(持續斜度)
→汀九橋面(18-21公里)(橋面大風並留意橋面斜度)
→長青隧道(21-24公里)(落斜要保持體力)
→長青隧道後(24-25公里)(約1公里上落斜)→葵涌至西隧口(26-34公里)(道路平坦,留力過西隧)→西隧至中山公園(35-37公里)(兩公里上斜至中山公園)→龍和道(39公里)(上落隧道)→馬師道(41公里)(上斜路段)→維園(終點)
【半馬(21.0975公里)】
起點:尖沙嘴彌敦道→南昌(5公里)(此路後有兩公里上斜)
→10-14公里(落斜回氣,預留體力)→西隧至中山公園(14-15公里)(兩公里大幅度上斜至中山公園)→
龍和道(18公里)(上落隧道)→
馬師道(20公里)(最後上斜路段)→維園(終點)
【10公里】
起點:東區走廊起跑後約有一公里落斜,之後太古城至筲箕灣為上斜位,終點前有大斜坡,要保留體力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