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區議會撥款推行社區參與計劃「自己批自己」,其中觀塘區議會文化、康樂及體育事務委員前年5月討論一項觀塘民聯會提交的「觀塘區2016歌唱比賽」撥款申請,當日會議有33名委員出席,當中16人在觀塘民聯會擔任會長、理事長等職務。政府帳目委員會對涉及利益衝突情況深表不滿,不可接受。
報告指出,區議會常規未有界定何謂「其他可供申報的利益」,在129項經審查的區議會的第二層申報中,有95%所涉的登記利益未有在第一層申報披露,而在2016年8次會議中,有34名區議員或委員未有申報與推行機構的關連,有129宗申報利益個案,當中73宗沒有按區議會常規作出裁決,又沒有記錄在案。
林卓廷斥「圍威喂」心態
委員會又關注,就社區參與計劃下有一項名為「實際和預計參加人數的比較」的評估項目,但部份個案的評級未能反映實況,其中有區議會計劃只有預計的33%人數參加,仍獲評為「非常滿意」,亦有近八成機構報告所指的觀眾人數高於康文署場地紀錄數字,最多高出超過3倍。
委員會對上述情況表示極度關注,並強烈促請民政總署採取必要行動,確保各區議會所訂立的常規符合《區議會條例》,並採取措施確保區議會、委員會或轄下工作小組通過撥款時有符合透明度及問責程度,又提醒區議會須確保將職能授予工作小組的做法不違反《區議會條例》。帳目委員會成員林卓廷批評,區議員不能以「圍威喂」心態,自恃會上人數佔多數的態度,處理撥款審議。
■記者曾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