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律師公會今日改選,受到史無前例的關注。除了因為今次改選一反傳統,由人權大狀戴啟思組成重量級名單,挑戰原按「慣例」連任的公會主席林定國,也因為香港刻下的環境份外嚴峻,需要法律專業的每個環節秉持原則、緊守崗位,才有望守住法治。
馬道立談普通法醍醐灌頂
法治環境有多嚴峻?「一國兩制」、「高度自治」與「港人治港」等莊嚴承諾,早被偷天換日,變成「全面管治權」;《基本法》白紙黑字寫明香港實行普通法,對人大釋法的範圍和程序,也有具體規定,現在卻突然冒出「憲法新秩序」、「人大一言九鼎」等等皇帝的新衣。
在早前的法律年度開啟禮上,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闡明,香港的法律制度是普通法制度,運行了接近180年,貢獻良多,促成香港的成就,是確保香港成功得以持續的關鍵。當北京以人大決議大石砸死蟹強推一地兩檢,林鄭月娥及建制派不斷強辯不能只以普通法角度剖析,馬道立卻指出《基本法》訂明香港實施普通法,無論直接或間接一些條文「都顯然只是與普通法制度有關」。馬道立力陳普通法制度的優點與傳統,對香港人來說差不多是常識,有些甚至近乎「阿媽是女人」的道理,但今日聽來,馬道立之言竟有醍醐灌頂作用,正反映世道的蒼涼。
戴啟思名單中的明星級資深大律師駱應淦向來低調,罕有評論時政,今次不惜披甲上陣競逐執委,連日來馬不停蹄,接受訪問就法律議題及律政司長鄭若驊處理僭建的手法發表意見。他表明,今次參選是因為關乎一地兩檢等重大憲制問題,認為公會有立場就不應「等到米已成炊先講」,更認為在西九站實施內地法律有違《基本法》第18條,「接近離經叛道」。
譚允芝態度保守目光狹隘
大律師公會早前罕有地以強硬措辭,狠批人大常委會就一地兩檢的決定,是回歸以來在香港落實《基本法》最大的倒退,嚴重衝擊「一國兩制」實施及法治精神。雖然現任主席林定國否認此聲明是選舉的壓力催生,但客觀事實是其率領公會的表態確實是千呼萬喚,時間上又是戴啟思名單宣佈參選之後。事後他一度指人大或港府若承諾「下不為例」或能減少爭議,之後即改口風表明不會再用「下不為例」,也是選舉氣氛中迅速而不含糊的反應。
戴啟思名單的參選,就算最終無改林定國連任的事實,至少這段期間已令大律師公會重拾昔日及時為法治議題發聲的傳統。單就這一點,對公眾利益已是有益無害。至於前主席譚允芝嚴斥今次選舉「過度政治化」、「分裂公會」,除了忽視公會憲章容許競爭,只拘泥公會「有商有量」的傳統,態度保守,目光也過於狹隘短視,無視香港法治的嚴峻處境。
駱應淦說得好,他說他只知道香港有《基本法》,「乜嘢新憲法秩序?我真係唔清楚」。他預料《基本法》23條立法將是下一個最大挑戰。推動他參選原因之一,正是希望公會能就重要的憲法議題發聲。因此,雖然今天的改選只有千多名擁有大律師資格的人士可投票或授權投票,其結果卻將決定今後公會取態,繼而左右香港守護法治之路的走向。
周一至周六刊出
林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