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一個獨特的地方。自1842年開始,漸漸被中國政權捨棄,送給英國,在英治的薰陶感染下,香港人吸收了頗多西方文化,尤其是法治精神和民主精神,也令香港成為跟中國大地顯出獨特的地方。所以,香港回歸仍實行所謂一國兩制的策略。為何要保留香港獨特?這是策劃香港回歸時,中國的執政者有胸襟、長遠眼光和睿智。這睿智不單鄧小平及其團隊有,周恩來也有「長期打算、充份利用」而不收回香港的政策。
新聞報道,中大學生會計劃成立「港獨研究學會」。既然周恩來可以因應時勢而長期打算、充份利用,議決不收回香港而不算賣國,所以若在某些形勢下,港獨對香港和中國都更有利時,則為何香港不能獨立?試想,若中共建國之初,即收回香港,當韓戰爆發而遭禁運時,香港便不能發揮(或明或暗地)輸送物資進入中國大陸的功能,則中國或許早已改朝換代,甚至亡國。
港獨這議題,不應該禁絕討論。我們反而應該討論:一、在現今的處境下,香港獨立是否可行、有需要和有利?二、在甚麼處境下,香港獨立才可行和對香港及中國有利?
在今天的處境下,香港獨立既不可能,亦暫無需要,更大不利。先說不可行。香港的食水和大部份副食品,都依靠中國進口,若香港宣佈獨立令中國政權管治困難,(如何向新疆、西藏等自治區交代)中國政權必不容許。若香港堅持獨立,只要中國政權立即切斷食水和副食品供應,香港即會人心惶惶,故此不可行。
今日不可行,不表示他日不可行。若香港擴闊食水和副食品來源,則香港獨立的可能性,會漸漸增加。我們可以建設海水化淡廠,我們可以多建一個船灣淡水湖式的水塘。香港又可增加副食品的供應地,更可發展自己的農業。
香港現沒有、將來難有自己的軍隊也可能是不能獨立的原因。若中國不容許香港獨立,香港無力抵抗中國軍隊,難成其事。惟若國際形勢發展令中國意識到香港獨立更有利於它時,屆時默許香港獨立,則可成事了。
其次,我們探討,香港需要獨立嗎?香港獨立為啥?香港在七十年代開始,已漸漸建立了清廉、自由、法治、民主的風氣,而這些風氣,正是現今中國所缺的。香港人恐怕的,是中、港太過融合,中國的歪風和陋習漸漸南來,使香港回到六十年代──貪污盛行,警權過大,甚至徇私。
港人抗拒中國歪風陋習南來
香港暫未回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和之前的社會風氣,但我們擔心會朝這方向演變,且有迹象我們正漸漸多受中國的歪風和陋習所影響。這正是有些香港人提出香港獨立的原因。
只是香港人需要謹慎分析,香港獨立之後,中國的歪風和陋習便不會影響我們?香港獨立之後,銅鑼灣書店人員被強擄之事便不會發生?若香港獨立後未能建立強而有力的管治團隊,香港一樣受中國的歪風陋習影響,政府亦一樣受中國政權所左右。
所以,香港人與其花精神力量爭取獨立,不如花精神力量研究如何喚醒裝聾扮啞的沉默大多數,和說服自以為能藉埋沒良心而撈點油水的短視建制派;建立起香港人對政治的關注,對政治意念有正確的認識,因而更願意和更積極向統治者爭取真正的清廉、自由、法治和民主,建立健康穩健的社會。
香港回歸之初,沒有人提出香港要獨立。隨中國對香港的負面融合越來越多,贊成香港獨立的人數便有所上升,雖然到現時為止,仍只是微不足道的少數而矣。香港人是否希望獨立,很大程度跟中國執政者的胸襟和睿智有關,且兩者的關連是反比的。
最後,香港獨立是否對香港有利?今天,亞洲大部份國家實質上只是西方大國的附庸。香港若獨立後,我們有沒有實力成為真正獨立的國家?還是只是成為另一大國的附庸?若香港獨立,我們會否跳出火鍋,跳入火爐(jumping out of the frying pan into the fire)?美國常因維護自身利益,不惜培植弱小國家的獨裁勢力,我們不要太天真,以為作西方民主國家的附庸好過作威權中國下的特區。
關偉基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