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對於有找換店疑收偽造入數紙遭騙去近1,000萬元,在銅鑼灣經營找換店的張先生指近年為免捲入洗黑錢案,對大額匯款十分提防,而且現時網上銀行流行,可輕易上網查賬確認是否收到整筆現金,認為業界要小心防騙。
騙徒扮大方談匯率
張先生的找換店主要業務是代客匯款到內地,佔整體生意八成,但利潤越來越少,由數年前每匯款100萬港元可賺千多元,跌至近年5、600元,現時他不會接超過100萬港元的匯款生意,以免因小失大。他指年前曾有人要求他承接一筆從內地匯款3,000萬元到香港的大生意,並願意給他「幾倍利潤」,但他懷疑對方洗黑錢,又擔心有詐,遂一口拒絕,「呢個世界邊有咁着數!」
海關從2012年起,為配合《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金融機構)條例》,規定所有找換店凡匯款超過8,000港元,客人便需出示身份證及住址證明,並由找換店影印存檔,再上報海關。張先生指數年前妻子代客匯款時,有一次因忘記要求放蛇的海關人員出示住址證明,因而被警告,其後便格外謹慎。他又指若受騙找換店於沒有客人的住址證明之下仍進行匯款,已屬違法。
他又稱,匯款騙徒一般以男性居多,當談到匯率時騙徒會故作大方,「率你講幾多都話得」,但匯款過程卻十分急趕,令找換店感受強大壓迫感,「例如係咁叫我快啲,話驚人查到截住啲錢」。令店方要在短時間內完成交易,不能慢慢核對資料,增加犯錯機會。
■記者潘婉玲、麥超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