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識飲惜食】
「洗得喜」、「水漾衣坊」、「洗衣寶」,去年開始,24小時自助洗衣店激增,總有一間係左近,只怪香港土地問題,劏房越來越多,小單位容不下一部洗衣機,很多人都選擇可以隨時隨地自助洗衣。不過連鎖洗衣店設計簡陋,令人想快洗完快走,如果可以一邊等一邊嘆咖啡就好了!就是這個想法,讓香港第一間咖啡店加洗衣店誕生。
「連鎖洗衣店通常用白光管或偏藍的燈,入內感覺不舒服,感覺很『霉』,很想走,但其實在洗衣店既然都要等,為甚麼不可以設計一個舒適的地方呢?我想客人有個舒服、安心的地方,能在這裏看雜誌,玩電話。」設計師賴旻易(Otherway)一直這樣想,遇上有同樣想法的羅德成(Katol),一拍即合,「我妹妹在上環東街經營『熊貓洗衣舍』,想開分店,想有新念頭,洗衣加一件事,加甚麼事好呢?咖啡好像最合情合理。」於是就有了「Coffee & Laundry」的誕生,位於上環的店子,剛好就在皇后街街市樓下,電車路旁,酒店側邊,門面像一間咖啡店,半開放式的。一邊是咖啡外賣檔,一邊是八部自助洗衣機。店舖前後都有幾個位置,讓顧客一邊喝咖啡,一邊等洗衣。
街坊遊客上班族幫襯 形成小社區
他們考量到客人只想在舒服和乾淨的環境等洗衣,故此Katol在店內都用上木材。「我和設計拍檔主要做木工,所以順理成章,把木的元素放進店內,希望給人舒服溫暖、家的感覺,店內放了很多我喜歡的藝術品,讓人等洗衣的時候也和朋友有話題,讓不同的人逗留,有住在唐樓的街坊、有酒店的遊客、有設計工作室的上班一族,在舒服的地方等洗衣,自然會傾偈,認識了之後就成為一個小社區,像我們和鄰店海味舖都熟絡起來。」Katol是創作單位「Start From Zero」的成員,亦是手繪招牌師,店內的標示都是出自他的手筆。
Otherway補充,很多時顧客不懂操作洗衣機,他們會指導、傾偈,整件事是有交流、有互動、有過程,而不只是來洗衣,然後按手機,等半小時就走。「我本身是做設計,所以希望店舖除了服務社區,亦在美學上有可取的地方,生活和美學可以結合,距離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般遠。」
咖啡帶花果香 小朋友啱飲Babyccino
舖頭選址上環,雖然有很多咖啡店,但來到皇后街一帶,就只有海味舖。不過上環咖啡店競爭激烈,顧客要求亦高,所以他們不可掉以輕心,Otherway曾經營咖啡Pop-up車仔檔「Thisway」,對咖啡亦有研究,所以選擇本地咖啡烘焙商兼咖啡店「Urban Coffee Roaster」幫忙,創製埃塞俄比亞和哥倫比亞混合的espresso口味,「因為旁邊有咖啡連鎖店,我們特地選擇果味和花香較重的blend,以中淺度烘焙,口味截然不同,讓顧客有不一樣的選擇。」
他們還因應很多顧客會一家大小來幫襯,所以加入了純可可粉即沖的海鹽朱古力、甜甜哋的有汽咖啡Tonic水,還有加入好立克的Babyccino,讓小朋友有選擇。就算不喝咖啡,亦可喝茶,茶包都來自英國名店「Fortnum & Mason」,很落本。食物方面,有數款牛角包、酥餅、muffin等等,雖然是來貨,但有柯打便會翻熱才奉上,在寒冬中的細心,叫人相當窩心。
Coffee & Laundry
上環皇后街1號
採訪:鍾詠嫻
攝影:潘志恆
編輯:施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