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若驊股災高價買樓 被質疑串謀抬價

鄭若驊股災高價買樓 被質疑串謀抬價

【本報訊】新任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圖)的僭建風波至今仍未能平息公眾疑慮。港大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昨再在社交網站撰文,指鄭在2008年以不合理高價購入涉事獨立屋,質疑是否有人串謀抬價,藉此申請按揭,套取現金。
張達明指,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正值股災,恒生指數由31958點跌至10676點;美國雷曼兄弟公司更在2008年9月14日提出破產申請,觸發全球股市在隨後數天暴跌。但鄭在一個月後,即10月23日以2,600萬元購入屯門海詩別墅4號屋,較上一手業主、建築師梁世雄在2007年11月的購入價1,268萬元高出逾一倍,質疑有關交易「似乎沒有甚麼合理的原因」。

張達明促解釋與上手業主關係

張又引述香港樓價指數,數據反映2008年10月至2012年的本港數價回升近倍,而鄭若驊的現任丈夫潘樂陶,則在2012年、即樓價回升後才購入毗連而面積相等的3號屋,買入價僅為2,700萬元,比鄭的購入價只貴100萬元。張認為事件實在是耐人尋味,並提出「究竟鄭若驊與上一手業主是甚麼關係」、「為何會以似乎絕不合理的價錢購買該獨立屋」、「會否有人串謀抬高價錢以藉着按揭套取現金」等多項質疑。
張續指,律政司司長肩負維護香港法治及法律的神聖任務,誠信及公眾信任至為重要,促鄭開誠布公向公眾解釋;又希望傳媒能找到交易背後的真相;也有網民留言質疑有關銀行是否可在當時環境「估足價」,並成功審批按揭。
法政匯思召集人律師文浩正同意鄭若驊購入物業的樓價升幅甚大,與當年市況有別,認為鄭應公開交代。惟他指一般首次按揭所得的款項,律師樓會指明用作清還上一手業主的按揭貸款、以及該次的物業交易之用,較少可直接套現。另外,銀行也有其獨立估價系統,並非單純跟隨市價而定,「係唔係上一手業主之前買平咗,所以要追番個差價?鄭若驊當時嘅按揭金額又係幾多錢?我哋暫時都未掌握到呢啲資料」。
文又指,一般情況下,即使銀行估價不足,但如按揭申請者能作個人擔保,銀行評估後亦相信對方有足夠的還款能力,按揭申請亦有機會獲批。
■記者梁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