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兼修的優勢 - 喬靖夫

Tuesday:兼修的優勢 - 喬靖夫

之前就寫過很喜歡今季NBA最佳新人大熱之一的西蒙斯(Ben Simmons),近日看到一段網上影片,詳細分析西蒙斯(圖)外投和罰球都不穩,何以在現今籃球能夠吃得開?原來與他一項特別數據有關。西蒙斯以近七呎身高打控衞,卻與其他頂級控衞有個很大分別:打球不黏手。以數據看西蒙斯觸球次數列眾控衞之首,但是每次不論是持球時間和運球次數,都遠比其他精英控衞低一大截,也就是他經常能夠在很短時間就作出攻擊與傳球判斷,這一點加上他厲害的切入能力,變成了很強的武器。
有趣的是在影片的留言區內有網民指出,西蒙斯所以擁有廣闊視野,能夠迅速甩球,以及具有無畏的切入力,與他少年時有打澳洲式足球有關。西蒙斯在墨爾本出生,高中才移居美國,看資料原來他確實在14、15歲之前都兼打籃球和澳洲式足球,對兩者投入程度相當,曾經一度難以抉擇,最後才選了向籃球專注發展。
澳洲式足球跟我們普遍熟悉的英式足球,或者沒那麼熟的美式足球以至欖球,各有相似元素卻又截然不同,它在獨特的橢圓形球場裏進行,可以持球跑但又沒有達陣而是靠踢球取分,用手傳球時不能拋投而要像排球般擊出去,非常特別。我因這網友的留言,好奇下去看了好些這項球賽的介紹影片,又增了不少知識,從中也略略看出,何以這運動有助西蒙斯的籃球技能。
其實早有專家指出,兒童及青少年運動員不宜太早專注鍛煉單一項目,而應先多項兼修,以助身體能力平衡廣泛發展,也避免過度操練某些動作,未發育的身體過早出現勞損。我們認識的許多NBA巨星早年都玩多項運動,例如艾華遜和勒邦占士,高中時亦是美式足球明星球員。
文:喬靖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