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神同行》發人深省 - 馮睎乾

《與神同行》發人深省 - 馮睎乾

前兩天看了韓片《與神同行》,有聲有色,動作親情懸疑兼而有之,難得是主題警世──形象鮮明拍出地獄景況,我看了不禁替特區官員心寒。
電影據漫畫改編,車太鉉飾演的消防員,一開場便殉職成為亡魂,由三位地獄使者帶領進入地獄,接受四十九天審判。那地獄按人間罪惡,分為七層:「殺人」、「怠惰」、「說謊」、「不義」、「背叛」、「暴力」、「天倫」。亡魂經歷七次審判,全部通過便轉世為人。這地獄觀似乎是十殿閻羅混合七宗罪的變種,概念上不太分明,比如「殺人」不是該歸入「暴力」嗎?「背叛」豈非「不義」的一種嗎?劇情儘管有些bug,亦充滿套路,但兩個多小時拍得毫無冷場,也令大眾稍為思考道德問題,商業片而論的確十分出色。
看了《與神同行》,有兩個問題一直在腦中揮之不去。第一個問題:連林鄭月娥也夠資格在天堂留位,為什麼「活雷鋒」車太鉉好事做盡,為救人而壯烈犧牲,居然還要落地獄呢?本來以我有限的智慧,只想到兩個原因:一,天主教的神太包容,信者必救,假扮信者亦救,導致天堂淪為「道德低端人口」的避風塘,真義人都寧願落地獄;二,車太鉉得罪了國師。但鑒於近日律政司司長的「僭建門」,我還想到第三個解釋:未經審視的人生,都不能說是清白的人生。戲中車太鉉是人民英雄,萬中無一的「貴人」,但鬼差用業鏡一照,還是可以照出很多陰暗面。多少觀眾看到這裏,仍自信能通過審判而投胎轉世呢?
當然,即使面對閻羅王,特區高官還是可以不失霸氣地抗辯:「閻王殿下,我很忙,您根本不可能想像我多忙,希望地府能包容看待事情,不要咄咄逼人。如果這是事實,那就唯有是事實。以現時掌握的資料來說,不存在我是刻意犯罪的證據,也看不出我死前犯的罪,為什麼會影響我將來投的胎。」我以南極仙翁身份忠告讀者,千萬不要對閻羅王這樣說。雖然人間有地獄鬼國,可以靠拉關係脫罪,但正牌地府的審判,出名大公無私,閻王審你,不是靠閉路電視和大數據,而是靠業鏡,你每個惡念也逃不出他的法眼。若你模仿高官答法,閻王肯定打你落「銅鐵刮臉地獄」,那兒專門刑罰不知廉恥之徒,你將被綁在鐵柱,鬼卒用鐵刀或銅刀將你的臉皮刮下,像屠宰場剝豬皮一樣(參見坊間《地獄遊記》)。特區高官受過嚴格訓練,面皮厚過部電單車,所以承受得住,一般市民千萬不能模仿。
電影引發的第二個問題是:我們有可能不說謊嗎?那要看閻王如何定義說謊。偉大的法國散文家蒙田說過,「說假話」(dire mensonge)跟「撒謊」(mentir)是有分別的:說假話,是指「說一些不實而你信以為真的事」(c'est dire chose fausse, mais qu'on a pris pour vraye);撒謊,是指明知不實,依然宣之於口,所以只涉及「那些口不對心的人」(cela ne touche que ceux qui disent contre ce qu'ils scavent)。如果閻王對語言的理解沒有人大常委那麼高深莫測,那麼地獄只限於「撒謊」的人。但問題是,有時不照一照業鏡,連我自己也看不透屬於哪類,比如在年頭事先張揚,今年一定要完成什麼什麼壯舉,除非你毫無自知之明,否則多數也半信半疑吧。年少無知還可辯稱過度樂觀,是「說假話」,但歲月是面照妖鏡,每一年計劃落空,你的假話便越接近「撒謊」,亦越有力地指證了你的「怠惰」。為了減輕罪業,我鄭重宣佈:2018年我沒有任何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