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兩地正上演法治大騷。這邊廂,前有「行騙長官」梁振英先後被揭僭建、收受巨款醜聞而未被究責,現有律政司司長鄭若驊的僭建門又蒙上盜竊門陰影,香港的法治似乎又回到「刑不上大夫」的年代,曾蔭權被控、許仕仁入獄所反映的法治指數一夜之間又被抹去。那邊廂,中共下周舉行十九屆二中全會專門討論憲法修改問題,看似鄭重其事,但人民的知情權被剝奪、憲政更被指為西方的邪路,修憲實際上是權鬥贏家的遊戲。今年的世界法治排名,中國、香港恐怕又是雙雙下跌的難兄難弟吧?
司長夫妻僭建門影響法治評分
去年9月,世界經濟論壇公佈「全球競爭力報告」,把香港司法獨立的全球排名由上年第8位降至第13位,雖遠高於中國的第46位,但連續兩年排名下降響起的警鐘仍備受輿論關注。不過,時任律政司司長袁國強就認為,這只是主觀觀感的變化。如今,現任律政司司長夫妻都出現了僭建門,事件如果補錢就搞掂,司長不用引咎辭職、其丈夫也不用被追究,如此給世界的觀感豈能不再下調香港法治的評分?
鄭若驊獲委任司長時豪言:「律政司司長的主要使命是維護香港法治。」筆者曾希望律政司司長莫再口誦法治之言而身為毀法之行,豈料一語成讖。鄭若驊迄今未有辭職以成全法治之意,立法會親共議員也反對邀請鄭若驊到內會交代事件,林鄭月娥更以各種歪理支持鄭若驊留在「熱廚房」,市民報警指鄭若驊涉嫌虛假陳述、盜竊,能否立案還不是要看林鄭月娥指示?
林鄭月娥是何時接受何人舉薦鄭若驊?她可以拒絕公開揀蟀過程,但越保密越是疑竇叢生。鄭若驊再婚的主禮人梁愛詩,是香港特區首任律政司司長,更是愛國愛黨的紅人,如果因此說,林鄭提名鄭若驊是政治任務,而鄭若驊不引咎辭職是因為負有政治任務,不算空穴來風吧?
在中共奪取香港全面管治權的過程中,按中共特色改造香港的法治,包括制度、執法司法隊伍,是必要的一環,也是事關成敗的重要一環。香港的清廉指數、法治指數受中國因素拖累的情況越來越嚴重,而新時代中國特色的法治越來越與世界格格不入,「依法治國、依憲治國」橫幅後朕即是法、黨領導法的鳥籠越來越清晰。
權鬥贏家急於修憲人民不知情
中共中央政治局昨日舉行會議,研究憲法修改建議,並決定下周舉行十九屆二中全會,專門討論憲法修改問題。雖然中共強調「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但所謂依憲,要的是憲法確認的中共領導一切的地位,而不是憲法規定的各政黨「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
雖然中共強調憲法「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但實質是中共每次權鬥後贏家意志的體現,絕大多數的中共黨員並不知道修憲的內容,遑論普羅大眾。
官方新華社報道,今次修憲是要把重大理論創新、制度創新上升為憲法規定。由此可見,習近平思想納入憲法已毋庸置疑,但國家主席任期是否修改、國家監察委員會如何定位,以長期保障習近平的核心地位及對官員的管治,端看他從權鬥中贏得了多少籌碼。
中國憲法歷次修改莫不充滿權鬥贏家的個人色彩和逼切心情,修憲都可以如此兒戲,香港《基本法》被肆意篡改也只是一脈相承的中國特色而已。香港沒有憲政、沒有普選,特首和律政司司長再如何把法治中國化,也不足為奇了。至於法治排名下跌,中港兩地高官豈會在意這些不影響其權利的主觀觀感?豈會在意營商環境和競爭力因此受影響?
周一至周六刊出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