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聲明,我講的是加拿大暢銷作家David Chilton大約30年前的自資作品名叫Wealthy Barber「有錢理髮師」。1961年出生,當時28歲的加拿大專欄作家用了26個月時間,寫了這本簡單易明的作品。加拿大社會福利好,難有真窮人,Chilton最終「一書走天涯」,過去約30年賣出了200萬冊。他的利潤大約是書價的三份一,再加上自己的投資,保守估計個人身家達2千萬加幣,成了真正的億萬富豪。Chilton在書中的虛構人物,有很多普通人找飛髮佬Ray尋找投資意見。Ray建議一出糧,把10%儲蓄起來,了解個人投資目的、風險程度、時間性等,「筆格」有趣生動是最大亮點。時光快閃,2011年Chilton第二本書The Wealthy Barber Returns震撼力大不如前,但作家自己已「升呢」上了神枱,真正變了有錢人。
把話題延伸。筆者認知的理髮店價錢相差很大,但標價最貴的可能是海鮮價,名人光顧有時更是免費,並非6千港幣大師級的價錢收費,rack rate可以好浮動。Kim Robinson在理髮界紅了幾十年收費屬於「天價級」,另外其他強力飛髮店品牌「齋剪」收千二至二千也有不少人幫襯。在中環萬邦行一樓的大麗雅老派飛髮店有很多本地富豪光顧,「齋剪」二百多是否便宜,四叔及已故的彤哥心裏有數。小朋友幫襯飛髮鋪「齋剪」可能在別的地方光顧收費更貴,這也是和店舖租金成正比例。
香港在轉型中,還有「香港味」的街邊理髮店已經不多。中環蘇豪區史丹利街近Burger King的橫街有一間叫阿陳理髮,「齋剪」幾十蚊搞掂,手藝不錯,筆者也曾光顧。「民間特首」周潤發的媽媽是阿陳多年的捧場客。發哥的親筆簽名相片貼在街邊飛髮店,見證了時代巨輪不斷在變。飛髮師傅和客人的關係很微妙。至於有沒有真正的「有錢飛髮佬」?筆者認識的理髮大師,有你我難以想像的財務自由。收現金,和相熟客人共同投資,創造了無限槓桿效應,一些更是禾稈冚珍珠。飛髮佬靠實力不斷加客就是他的本錢。明星的男朋友是髮型師很多時煲爆出來可增加知名度,誰不想做「天下第一剪」?飛髮店也是接收資訊的好地方,富或貧,在現今很微妙的香港就是要集體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