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辦奧運,少不免大興土木,但奢華的比賽場館在奧運過後往往得物無所用,惹來大白象工程非議。南韓有人建議,專為平昌(圖)冬奧而建、造價1.2億美元(9.36億港元)的江陵競速滑冰館日後可以當作雪櫃存放急凍魚,以免浪費。
南韓當局為舉辦平昌冬奧,花了8億美元(62.4億美元)建造六座新場館,以及翻新六個原有設施,另動用100億美元(780億港元)興建鐵路及公路等基建。由於場館建造在人煙稀少的地點,加上冬季運動在南韓並不流行,大白象問題惹人關注。
江陵競速滑冰館可容納1萬座位,有人建議日後可改建成會議中心、室內機動遊戲公園、足球場或競速滑冰訓練中心,但至今懸而未決。對於一間倉儲公司提出在滑冰館擺放貨櫃,以急凍儲存來自日本海的魚穫,官員認為「這純屬媒體噱頭,我們不會認真看待」。
擬拆滑雪中心還原森林
另一具爭議的場館是旌善高山滑雪中心,由於是在未開發森林興建,引來環保分子憂慮,當局計劃在奧運後拆卸場館,讓大自然恢復原貌,但政府會否為4,000萬美元(3.12億港元)還原費用埋單仍然成疑。
高麗大學運動科學教授柳泰鎬指政府一味盲目動土,「但沒有實在的計劃,定出這些設施在奧運後用來做甚麼」。國際奧委會對這種情況亦十分關注,協調委員會主席林德伯格表示,奧運場館長遠用途問題應被列作「優先處理事項」。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