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任律政司司長鄭若驊僭建風波越鬧越大,特首林鄭月娥昨日繼續為鄭護航,呼籲社會對她多包容,但反觀2012年任發展局局長的林鄭月娥在處理唐英年僭建事件時則態度強硬,表明事件並非「補錢可以搞掂」。有學者批評林鄭明顯護短,在未調查前已「未審先判」認定鄭沒有隱瞞,勢影響政府管治威信,料日後政府就23條立法等爭議議題時,將面對更大困難。
鄭鄭相衞 或為自保
同樣是僭建地庫,但林鄭月娥在兩宗僭建事件上態度卻大相逕庭。翻查資料,2012年時任發展局局長的林鄭月娥在處理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約道大宅的僭建地庫問題上,多次表明屋宇署會依法辦事,調查是否有人明知而進行僭建,更指「事件唔係補錢可以搞掂」。不過近日她談及鄭若驊僭建事件卻只呼籲社會多包容,不應咄咄逼人,強調鄭並無隱瞞。
浸大傳理學院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認為,林鄭在兩宗僭建事件上態度明顯大有不同,「𠵱家好似有情講咁,處處偏袒,未查清事件已認定係冇問題,直情未審先判」。他認為現時表證來看,反映鄭在事件中不太可能不知情,但林卻只顧護短,估計因若證明鄭知情,勢影響政府管治,「係咪審查嗰時有漏洞?如果鄭若驊落馬,林鄭都可能會有事」。
不過,他認為北京要求鄭下馬的機會不大,「會因面子問題,點都會保住佢,但北京都會睇住佢點處理,𠵱家每日捱打,特首出嚟講,公眾都唔信」。他指鄭在事件中擠牙膏式交代,連建制派亦難以護航,相信鄭日後處理不少政治任務,如23條立法、國歌法及一地兩檢等難度會大增。
■記者鍾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