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錢一分貨」這句說話或許不適用於美容產品。英國廣播公司節目《美麗真相》(The Truth About Looking Good)團隊近日進行測試,發現價格「平民」的保濕產品,比價格高逾20倍的同類產品優勝。
節目團隊邀請25名女士分成三組測試,安排她們在三周內持續使用三個品牌的保濕乳液,包括Nivea的「Soft Refreshingly Soft Moisturising Cream」、Clinique的「Dramatically Different Moisturizing Lotion 」以及Embryolisse的「Lait-Creme Concentre Nourishing Moisturiser」。三款乳液的每100毫升價格分別為1.6鎊(17港元)、24鎊(254港元)、43鎊(455港元)。
實驗人員在測試前、測試後紀錄測試者的肌膚狀態,比較哪一款產品保濕效果較顯著。結果顯示,Nivea和Clinique的乳液均會令測試者肌膚水份增加,觸感有改善;反而最昂貴的Embryolisse乳液未有顯著功效。不過,三個品牌的產品均沒有明顯改善測試者皮膚外觀的功效,亦對肌膚健康狀態沒有實質影響。
節目建議,消費者可選擇保濕成份較高的產品,而市面上的乳液產品中,最常見的保濕成份是甘油(glycerin)。消費者可留意產品成份表,甘油在列表中排序越前,就代表含量越高。
此外,護膚品業內化學人員桑達斯(Colin Saunders)在節目中提醒,護膚品牌常用的術語未必吻合消費者的想像。桑達斯舉例指,「經醫學驗證」(clinically proven)及「通過皮膚科測試」(dermatologically Tested)這些印在產品包裝上的字眼定義含糊,而生產商可能只在一個人身上測試過產品。
Embryolisse的發言人回應時表示強烈質疑是次測試,認為僅得九人參與測試他們的產品,也未知這些測試者事前有否使用保濕產品的習慣。他們又表示測試只歷時三個星期,因此產品功效未能好好發揮,又強調產品可幫助改善熟齡肌膚。
英國《每日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