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6蚊串魚蛋、19蚊碗自家製盅頭飯,還有冬天必食的20蚊碗臘味糯米飯。主打價廉物美的小食店「萬事達」下周四將告別美孚,店主指即使已4年無加價,但面對同區連鎖店圍攻,心力交瘁,惟有結束逾20年來的心血。
萬事達小食店位於美孚新邨三期,店主陳先生說,父母1994年在美孚新邨做雞蛋仔小販起家,其後搬至附近小舖位賣小食,7年前搬至現址,月租近10萬元,「盅頭飯係自己蒸,肉都係自己醃,攞貨返嚟冇保證」。陳說,現時的營業時間為上午6時至翌日凌晨3時,「熄燈冇耐又要開始預備」。他續指,父親近年過身,現時由他和65歲母親輪流開檔,每更踩足24小時,身體嚴重勞損,「你叫個老人家點做24個鐘?」
不敵連鎖店 4年無加價
不敢縮減開檔時間,全因同區競爭越趨激烈,有新入場小食店更跟隨其店的營業時間,及以更便宜價格作招徠,「賣魚蛋,出面轉彎有龍津;賣盅頭飯,嗰邊有唐記;賣車仔麵,出面都有間車仔麵」。為免客人流失,食物亦自4年前起無加價,而附近的連鎖小食店龍津美食,不少小食均比萬事達便宜,其中一串魚蛋燒賣10元買一送一。「咁樣撐落去,等於一間同出面幾間去鬥,真係好攰」,陳說面對營運壓力沉重,心力交瘁,惟有結束一家多年來的心血,下周四結業,「最唔捨得就係啲街坊,好多都係阿媽睇住大。見到細路仔,又會拮多粒魚蛋畀佢,但真係冇辦法」。
小店不敵連鎖店,不少街坊感不捨。在附近洗衣店工作的林女士說,該店不時交工作服到其洗衣店清洗,「佢哋由朝做到晚,見到啲衫好污糟,感覺到好辛苦」。
■記者李詠希
街坊心聲
許伯:
「幫襯咗4年,佢哋啲嘢食經濟啲。其他小食店見到佢哋(萬事達)好生意,就喺附近整番間,人賣牛雜佢賣牛雜,咁咪頂死佢。」
林同學:
「一個禮拜幫襯兩、三次。其他舖頭啲魚蛋都係冷藏嘅,煲返熱就算,掛住賺錢,唔理啲肉好唔好食。呢間肉質好啲,唔想佢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