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得安心:雞蛋與高膽固醇

食得安心:雞蛋與高膽固醇

說到雞蛋或蛋類食物,大家會聯想起膽固醇。一隻大型約50克重量的雞蛋,蛋黃確含有約180毫克的膽固醇,營養專家建議每名成年人,每日不應攝取多於300毫克的膽固醇。換言之,進食兩隻雞蛋便已超標。因此不少注重健康的人,食用雞蛋時有棄掉蛋黃的習慣。
其實膽固醇絕對不是壞東西,是有「好」與「壞」之分。最為人熟悉的有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簡稱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簡稱HDL)。
有不少研究顯示LDL膽固醇偏高及/或HDL膽固醇偏低的人,他們的血管壁內較容易沉積LDL,有機會導致血管閉塞及硬化,患心臟病及中風的風險亦因而較高。相反,LDL膽固醇偏低及/或HDL膽固醇偏高的人士,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則較低。
大家一般都以為只要減少進食含膽固醇的食物,尤其是蛋類食物,便可降低體內的壞膽固醇。但其實動物的細胞膜、人體的維他命D、膽汁和部份荷爾蒙,需要膽固醇建構而成。然而蛋黃雖含膽固醇,但其脂肪卻大部份屬不飽和脂肪酸,再者蛋黃也含多種礦物質、維生素及有利腦部功能的膽鹼(Choline),所以吃雞蛋只吃蛋白而不吃蛋黃,實在是太可惜。
較近年的營養指引,亦指出每天可進食一隻雞蛋,如需要減低膳食膽固醇及其他脂肪類的攝入量,較明智的做法是從減少進食肉類及煎炸類食物着手。

隔周三刊出
撰文: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應用科學學科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