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個星期寫紐約的8號球衣時,提及1999年經典的「老八傳奇」,有點意猶未盡。很慶幸從二手市場買到一本絕版書《Just Ballin'》,就是記載這一年紐約人的血戰經歷,其中有一位球員的故事令我印象深刻,卻又不是甚麼耀眼球星,他是大塊頭白人中鋒德尼(Chris Dudley)。
聽這個名字,會有不少人頴頭。如果在YouTube搜尋,你不會看到他的甚麼生涯精華,只有他尷尬被奧尼爾頭上灌籃,或是醜陋罰球射姿被人取笑的影片。事實上只有籃板球和防守中規中矩、沒甚麼攻擊能耐兼罰球差勁的德尼,又確只是個不起眼的工兵球員。
德尼在90年代NBA更是異類:當聯盟充斥着從貧民區求生打拼殺出血路的黑人球員時,德尼卻是耶魯大學畢業的高材生,主修政治及經濟,他祖父曾是美國駐丹麥大使,連同他父母及叔叔全部是耶魯出品,出身富裕家境。如果單從工作賺錢角度看,當個NBA二、三線球員,對他人是夢想,對他卻是屈就。
而德尼還有另一個身份:他是個糖尿病患者。16歲發現自己患糖尿後,德尼沒放棄他的籃球夢,憑堅強意志揹着這個病一直打到最高殿堂NBA。如說他冒着性命危險打球也不算很誇張,在比賽日他一天裏往往要檢查自己血糖指數十幾次,有時在場邊板凳休息時也要自己做檢驗。這麼一個病人,專門硬扛籃底防守的苦工--------- 99年時伊榮(Patrick Ewing)季後賽受傷,就是靠他頂上屢建奇功--------- 竟在NBA生存了13個球季,動機不是脫貧致富,可以想象他有多熱愛籃球,有多麼tough!
退役後德尼曾經從政,代表過共和黨參選州長,之後從事基金管理,也義務當高中籃球助教,路夫(Kevin Love)就曾是他的學生。
文:喬靖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