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上月公佈最新的港人身份認同調查,18至29歲年輕人自稱純粹「香港人」升至主權移交以來新高,而自稱純粹「中國人」跌至97後新低。歷年調查數據顯示,在主權移交的蜜月期,香港人的「香港認同」 曾不斷下滑,「中國認同」則同時緩緩上升,惟到了2008年才發生逆轉。
既然香港人不是「天然獨」,看到近年香港的種種爭議,不少人都會問,何以北京彷彿每每在刻意挑起港人的反抗情緒?經歷過03年7.1大遊行、雨傘運動,北京又怎會依舊錯判民情?又怎可能認為香港人會接納諸如李飛「一言九鼎」論這種光怪陸離、毫無邏輯的說法?
從論述研究的角度,也許能提供一個解釋。正如中國研究權威王賡武教授指出,現時中國民族主義論述乃一種着重「恢愎主權、收服失地、復興民族」的復興民族主義(Restorative Nationalism)。其主旨,就是透過消費國難,為政權提供合法性。一方面,中共通過強調中國過往「受盡列強欺凌、喪權辱國」,所以需要中華同胞對中共全力支持,以便抵擋外敵、重振中華民族的聲威;另一方面,則透過對西藏、新疆、香港的分裂活動大力渲染以建構「分裂危機」,從而喚起「國難」記憶,鼓動中國人的愛國情操。換言之,北京既以中國民族主義來維穩政權,就越需要挑起港人的獨立分離情緒,這樣對建構其論述反而越有利。
上述分析有兩點啟示。首先,「洗腦贏心」並不是北京對港政策的必然重點,將香港打造成另一個反動基地,對北京來說可能更加有利可圖。中共官媒近年對港獨危機的大力渲染,似乎為這點推測提供了引證。同時,人大8.31決定全面落閘、粗暴取消民選議員資格、強行通過一地兩檢等事例均證明,北京根本毋須對民意有所顧忌。當民選議員可以被隨便DQ,人大決定可以隨便凌駕香港法律,香港早已無險可守,香港人在背水一戰之餘,也要有智慧地抗爭。現時本土民主運動的挑戰,就是怎樣一邊捍衞香港主體意識、維護香港作為「政治共同體」的獨特地位,同時避免跌入北京官方民族主義所預設的陷阱。
http://www.facebook.com/reformhk
何俊霆
《香港革新論》共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