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特首狼狽為奸 司長蛇鼠一窩 - 李平

蘋論︰
特首狼狽為奸 司長蛇鼠一窩 - 李平

政治敏感度不足?無心之失?如果這兩個藉口可以成為鄭若驊繼續留任律政司司長的理由,香港政界、法律界、工程專業界自此以後都可以擁有免責金牌。雖然,鄭若驊的辯解可能比捲入劏房及囤地醜聞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所說好聽些,但如果戀棧不去,同樣只會令人質疑,香港現在真的沒有管治人才只能用他們嗎?如此知法犯法、囤地自肥的人分別把守香港法治和財政大門,豈能不令人擔心蛇鼠一窩的惡果?

僭建究責有別 只須政治正確

傳媒和市民多認為,經歷唐英年、梁振英僭建事件後,問責官員理應對僭建抱持警覺、敏感。其實,這是基於香港原有行政中立、司法獨立的慣性思維。實際上,唐英年、梁振英當年被揭發僭建問題後,所受的「禮遇」差別甚大。唐英年被窮追猛打、在特首選舉中由大熱變慘敗,梁振英則被輕輕放過、「行騙長官」的仕途未受影響。
梁振英在小圈子選舉中獲勝後,翌日就去中聯辦謝恩,中共喉舌《人民日報》也迫不及待地更新香港特首資料,上載「梁振英同志」簡歷。其後,中聯辦對梁振英的僭建問題、收取澳洲公司巨款問題,要麼是裝聾作啞,要麼是回應中央早已知道,指令親共議員一再阻撓立法會的調查。而梁振英就掀起反港獨戰爭,為中共直接插手香港管治鋪路。
梁振英與西環狼狽為奸,向香港官員所做出的負面示範,就是僭建是否成為問題、收取利益是否成為問題,由中共說了算。個人言行敏感與否不是問題,甚至本身有沒有犯錯也不是問題,關鍵在於中共權貴要不要用你保你,在於你有沒有緊跟黨的指示。
後來,蘇錦樑、孫明揚、曾偉雄等高官也被揭住宅有僭建,又有誰被究責、又有誰下台?可見,如果只有唐英年僭建事件,問責官員肯定會提升政治敏感度、提高警覺,但有了梁振英、蘇錦樑等僭建事件,官員的政治敏感豈會在意是否有僭建,只須在意政治是否正確。

翻版反應擴散 禍源制度僭建

鄭若驊對僭建問題的公開反應,幾乎是梁振英翻版。2012年6月22日,屋宇署指梁振英住宅所在裕熙園4、5號屋僭建多達6處。梁振英辯稱,僭建物在購入大宅前已存在,並不知道此等是僭建物,堅持自己只是疏忽,並無隱瞞及不涉誠信問題。身為測量師的梁振英可以這樣說、可以免責,身為工程師的鄭若驊豈不是也可以這樣說、覺得自己可以免責?
陳茂波可以囤地囤成財政司司長,是另一類唐英年、梁振英效應的翻版。唐英年妻子郭妤淺當年自承大宅僭建是她的主意,與唐英年沒有關係,結果唐英年還被輿論加了「賣妻求榮」的罪名。而2013年7月,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被揭發在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發展區內擁有農地,可能受惠於政府徵地賠償,有利益衝突之嫌。陳茂波辯稱土地由妻子及家族成員擁有的公司購入,而妻子持有的利益並非申報要求。甚至乎,他還夠膽引用聖經經文,聲稱自己是以「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之心」為宗旨去服務市民。
顯而易見的是,陳茂波、鄭若驊的「政治覺悟」,是梁振英僭建、收取巨款而不被問責所形成的翻版效應的擴散,禍源是香港制度被「僭建」,是構成一國兩制的行政中立、議會制衡、司法獨立被踐踏的結果。香港高官只要有心與中共權貴狼狽為奸,就無懼傳媒揭醜、輿論批評,就無懼政府問責、立會調查,而失去一國兩制保障、失去民主法治保障的港人,又能奈其何?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