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識飲惜食】
共享經濟,全球各地都很hit,連今年特首《施政報告》亦提出推行「青年共享空間計劃」。共享經濟,即是將擁有的資源借給其他人,令資源可以更有效利用。共享方式五花八門,共享房屋、共享汽車、共享單車……有沒有想過酒吧都可以共享呢?最近有集團式酒吧亦加入共享大軍,將正式營業以外的時段,借給年輕人搞餐廳,令本地共享經濟又多了一個新平台。
這間酒吧叫Bar Pacific,成立19年,三十多間分店,「我哋大部份舖頭都係由下午四點幾開到凌晨,四點鐘之前舖頭都係空檔,不如將時段借出去畀人用,咁就唔會浪費。」市場總監陳枳瞳(Gloria)說。舖頭空置可以留為己用,肥水為何要流到別人田?「潮流興講共享嘛,我哋酒吧有今日三十幾間分店亦唔容易,最初創業連定價、入貨都唔識,經歷過唔少困難時期,例如沙士、金融海嘯。試過人手唔夠,連幾間老闆都要落場搬酒。𠵱家租金、成本都好高,創業唔容易。我哋已經好穩定,應該回饋社會幫吓人。」Gloria補充。共享經濟分無償及有償,前者免費將資源共享。這個計劃屬於後者,參加者需以「三七分賬」與酒吧分享收入,酒吧佔三成,創業者佔七成。創業者毋須交租金、燈油火蠟,亦不必買廚具,就可一嚐做老闆滋味。「香港創業,最大開支係租金,如果可以慳呢筆錢,基本上壓力唔大,我哋對呢個計劃好有信心。」Gloria說。
開業傳單易拉架宣傳 反應超預期
計劃去年9月推出,反應不錯,酒吧facebook有不少留言詢問詳情。首兩名參與者是九十後,黎卓然(阿然)和邱藝峰(阿峰),揀選了北角渣華道分店創辦泰式粉麵檔。「我哋曾經跟過附近一間小店嘅老闆娘學做泰國菜,一直想試吓自己開一間,咁啱見到有呢個計劃,咪試吓囉。」阿峰說。兩人中學就認識,本身都是打工仔,阿峰是樂器售貨員,阿然是餐廳經理,為了嚐嚐做老闆滋味,一同辭職,參加計劃。「最初都擔心,驚冇生意,始終呢度門面係一間酒吧,點樣令啲人知道有泰國粉麵食係一大難題。」阿然回想說。資金有限,開業時他們只能以低成本宣傳,包括自已派傳單及在門口擺放易拉架廣告。料不到反應超預期,三個月後,收入已等同以前八、九成,「開咗個幾星期已經有回頭客,仲讚我哋啲嘢好食,好有滿足感。雖然冇以前搵咁多,但係自己生意,投入好多。」阿峰說。
客人反應不錯,其中一個原因是零租金,可放更多成本於食物上。他們的「店中店」泰菜小檔,主打五、六款泰越粉麵,如豬頸肉湯河、雞絲撈檬。小食有炸蝦餅及酸辣鳳爪。湯底用鮮雞殼熬,雞絲用原隻鮮雞拆肉搣絲。調味料包括辣椒粉、蒜頭醋、魚露等,都是正宗泰國貨,仿效泰國人做法,每張枱也擺放調味架,有白糖、辣椒粉及辣椒魚露供客人自己調味。
夢想餐廳結合古董藝術 吸收經驗鋪路
食物獲得客人肯定,除了滿足感,他們亦比以前更有自信。「以前我完全唔識煮嘢,連生雞都唔敢摸,𠵱家連阿媽都讚我煮得好食。雖然要早起身買料,冇得去夜街,但生活更加充實。」阿峰笑說:「我以前好大頭蝦,啱啱開始嗰陣有時會唔記得買調味料,𠵱家好咗好多,自已生意嘛,覺得自已成熟咗。」阿然說。
曾子維(Ross)及賴景然(Kenneth)是另一對參與者,選擇在葵芳分店賣墨西哥卷。「我哋行晒三十幾間分店,𠵱間附近最多學校,食肆大部份都係茶餐廳、粉麵店,做午飯市場,我哋覺得墨西哥卷對學生會有吸引力。」Ross說。他跟Kenneth是大學同學,八十後,畢業做過數年市場推廣,就接手家族古董店生意,夢想是開一間結合古董、藝術的餐廳,但對飲食業是門外漢,零經驗,希望透過這計劃吸收經驗,為夢想鋪路。Kenneth則從事醫療科研工作,但有興趣搞飲食業。「我有個朋友搞連鎖式冰室,同我分享工作點滴,我覺得好有挑戰性,好有趣,好想試下。」Kenneth道出自已的創業動力。
他們的大計已籌備七七八八,食材供應商都已找好,打算兩、三星期後開業。由於兩人本身都有正職,目前最大難題是招聘人手。「冇諗過咁難請到,𠵱家請得一個,起碼都要請多一個,如果請唔夠人,就要押後開張日期。」Ross擔心地說。不過兩人的壓力不大,因為投資額微不足道,零租金,亦不必購買煮食設備及裝修,資金主要用於預備食物。「基本上係零壓力,唯一比較大限制係酒吧拎嘅係小食牌,好多嘢都要喺食物工場準備好,先至拎過嚟,好彩搵到朋友做食物加工場。另外,目前只能夠做中午,四點鐘就要交場畀番酒吧。不過解決問題嘅過程係一次好好嘅經驗,相信對將來會有用。」Kenneth說。
Bar Pacific
北角渣華道196-202號嘉富大廈地下(北角分店)
葵芳榮芳路77-85號葵樂大廈地下(葵芳分店)
撰文:陳佳男
攝影:蔡政峰@Fixer Production
編輯:陳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