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大校長馬斐森任內最受爭議的事件包括副校長遴選風波。馬斐森在《南華早報》專訪中指,無悔支持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擔任港大副校長。他又稱,到港大履新前,陳文敏已被描繪為值得考慮晉升至高級職位的人,招聘副校初期有人主動建議他多留意陳文敏,甚至與陳見面,那個人後來卻轉軚沒有支持陳。
堅持就衝擊報警正確
對於陳文敏受左報炮轟、副校長任命被校委會否決,馬斐森形容他在校委會只有一票,有時僅屬少數聲音,無法左右校委會決定,「校委會並非經常如我所願,有時導致處境困難」,但他強調沒有後悔支持陳文敏。馬斐森並無指明最初支持陳文敏卻轉軚的人士身份,但港大教師及職員會主席張星煒推斷,該人士很大可能為曾經游說陳文敏申請副校長一職的港大校委會前主席梁智鴻,「(陳文敏)日日俾大公文匯炮轟,佢見到唔對路咪轉軚囉」。《蘋果》昨未能聯絡梁智鴻。
港大學生會前會長馮敬恩曾因衝擊校委會事件被告上法庭,最終判罰社會服務令,避過牢獄之災,當時港大校方就衝擊事件報警之舉曾惹人詬病。馬斐森在專訪中稱,仍然認同報警的決定,現在回想也會以相同方式處理。
學生連番衝擊校委會觸發校方邀請三名專家成立小組檢討管治架構,但其中兩人提出特首不應成為必然校監的建議卻落空,馬斐森在專訪中拒絕談論特首必然任校監的爭議。他坦言,但願高等教育不用如此政治化,「若政治不是如此複雜的因素,對我這種人而言會簡單一點」。
■記者廖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