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最長命。這幾年人均壽命,男女平均過八十歲,在人生跑道上跑贏日本,其實,是不是應該說跑道比日本人長?
有此紀錄,有人一定又要說,安啦,香港是個福地,不會差到哪裏去。這才是匪夷所思之處。
日本長期奪冠時,常有超級人瑞接受訪問,都說飲食習慣健康,口味清淡,心境則平靜無罣礙,一派山中人少問世事,笑看紅塵滾滾的風範,不外乎想帶出日本人寡慾寡思再吃得寡,因而得享高壽。這些訪問,誰信?日本民族性看日本文學、電影、漫畫皆知,天生壓抑到爆,卻又不敢爆、不好意思爆,神遊京都以及喪買東京是看不出來的。拿幾個特殊案例,不足以說明長壽之謎。
現在香港贏了,更幾乎推翻一般人對養生的常識,長壽的理由。香港人口密,人均居住面積出名細,有名貴,開放式廚房不鼓勵在家開伙、開放式寢室不鼓勵放開腳步,輕易改變生活模式,怕房子斷供,繳不出租金。
健康飲食習慣,個人即使有心,食肆卻也無力,吃一碟油菜,真的是很油的菜,先淋上一層蠔油再說,做得好的素食店難找,那碟號稱男人的浪漫豆腐火腩飯,那條菜,奀挑鬼命,很難吃得人長命。難為有中大老年學研究所教授分析:「香港和日本的飲食生活很相似,例如都愛吃白米和大豆,少吃快餐和肉。」誰習慣在外面快餐店茶餐廳解決兩餐,吃的菜多肉少,符合飲食比例金字塔的請舉手。
香港人又出名行路快,步速快代表心急,急躁又何來心境平靜祥和。香港人以忙為貴,大部分一生就是不停競爭不停戰鬥,休閒時主要活動比上班還要忙碌,難聽點說,典型生活模式是專門培養短命種的,現在反過來,會不會是活在森林法則裏的動物命更硬之故?
有次碰上一位愛在車廂訴心聲的的士司機,無端對我說,人啊,不要太早退休,退休也一定要繼續工作,我父親就是忽然退休,忽然就得病去世了。聽罷一陣悲涼,香港人長命之謎,可能就是要做一台不能停下來的機器,要一直高速運轉,不是因為了無牽掛,而是有太多牽繫,停下來一大堆責任未了,如何了得?所以要鬥長命,跟房貸鬥長命,跟負擔鬥長命,體質配合意志,越鬥越命硬。
以上毫無科學根據的揣測,真是想想都覺得好疲憊,像一隻忙碌的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