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牆有耳:大坑東蓄洪池重現光影「大禹治水」 - 李八方

隔牆有耳:
大坑東蓄洪池重現光影「大禹治水」 - 李八方

大坑東遊樂場有一個俾攀藤植物包圍、全港最大嘅地下蓄洪池,原來呢個儲水庫總容量有成10萬立方米,足足有成40個奧運標準泳池咁大,但長期唔開放畀公眾參觀。

首次以藝展方式開放

不過,蓄洪池由今日起至本月31日,將首次以藝術展覽方式開放畀公眾,展出新媒體藝術家伍韶勁作品《大禹之後》,利用光與影製成的大型藝術作品。
90年代,本港每逢豪雨季節,旺角不時水浸,傳統解決做法係加建地底幹渠,但工程會牽連全區停水停電,於是渠務署2004年建成首個地下蓄洪池。伍韶勁話,「(獲渠務署首肯時)嚇咗一跳,呢個計劃唔簡單,能夠畀我哋做係非常之難得」,他用90把風扇及5塊長形大紗布,再以電腦程式控制藍燈及風扇開關,模擬水在蓄洪池裏嘅流動效果,配合寧靜音樂,令參觀者不期然屏息。

日期:2018年1月6日至1月31日,逢周二至周日(須預先網上登記)
地點:深水埗大坑東遊樂場內大坑東蓄洪池
登記: http://www.afterthedeluge.com/

參觀者將置身於40個標準泳池大嘅蓄洪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