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習近平上台以來,把制度自信說得震天價響,但真實情況如何呢?就以去年底開始的鬧劇來說,無論北京驅逐低端人口、煤改氣、清拆天際線,還是全國各地的抵制聖誕、香港高鐵一地兩檢,只見「一言九鼎」的人治,何來半點制度可言?遑論依法治國與自信。
唯一最有自信的,大概只有軍事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軍機繞台飛行常態化,在偵察和測試台灣空防反應能力之餘,順便壓縮台灣空軍飛行空域、刺激一下日本,可謂一石幾鳥。
然而,習近平真的對軍隊如此自信?未必。雖然徐才厚、郭伯雄等威脅其統治的軍中老虎已除,但以反貪、軍改為名的全軍整肅行動一直未停。除了打倒百多名軍中大小老虎外,還要解散四總部,把全軍權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把軍委主席負責制也寫入黨章。世界各國軍隊無不珍惜自己的光榮歷史,他竟敢不理軍中怨氣沖天,裁軍之餘把剩下的集團軍寶貴番號全部一筆勾銷再重編。這種種反常行為與其說是自信,倒不如說對是軍隊謀反的提防,恰恰代表欠缺軍事制度自信。
那麼習近平的軍事自信還剩下甚麼呢?就是毛澤東五十年代批判過彭德懷的唯武器論。「只識彎弓射大鵰」,特別是炫耀新式高科技武器。這在人多錢多的今日中國,並非甚麼大不了的事。中國軍工系統錢多得漏油,生產線大都滿負荷、準戰時速度研發生產。可以說平均每日都有新式武器(包括改進型、衍生型)面世,由維穩裝備到戰略武器,由匕首到太空武器無一遺漏。這種武器開發思維,就是所謂「敵人有的我們要有,敵人沒有的我們也要有」。
自從十多年前開始,中國多數會在每年1月(間中在年底),高調公開甚至渲染,具有重大影響的新型先進武器。從反衞星導彈開始,之後還有殲20、運20飛機、航母繞台等。去年底新登場的,是暫時表面上民用的蛟龍600水陸兩棲飛機和C919二號原型客機。這個月還有沒有新玩具,很快就清楚。
但最轟動的,還是美國元旦前「代為」公佈的,東風17中程彈道加高超音速巡航導彈,據聞在11月1日和15日進行了兩次成功試射。它的攻擊目標是固定的,具有反彈道導彈防禦能力的重要目標。環顧中國四周,按「威脅」順序和射程範圍排名,分別是台灣、南韓、日本、印度。
東風17的載體是東風16B,後者是東風16增程改進型。而東風16開發目的,正是與東風11、東風15、東風16形成體系配套、射程銜接,部份取代東風3,首先作為「反台獨利器」。可見從設計原意、戰術運用到科技層面,它都是內戰內行、快速反應優先,並不是甚麼「航母殺手」。難得台灣朝野對此處之泰然,不知道這算是習近平的自信,抑或是蔡英文的自信?
黃東
澳門軍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