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因居民強烈反對而擱置逾10年的沙田T4號幹道計劃捲土重來。為解決沙田區交通擠塞,土木工程拓展署決定重新研究連接沙田路至青沙公路的T4號幹道的可行性,並維持原來走線,只會改善設計,包括降低行車天橋高度,部份路段改以隧道形式興建,以減低對附近民居的影響。
降高度減對民居影響
計劃中的T4號幹道全長1.7公里,連接曾大屋附近沙田路至青沙公路及城門隧道公路,計劃曾於2006年刊憲,當時造價已需11億元。但計劃遭到沿線居民強烈反對,擔心影響景觀及樓價。工程最後擱置,沙田幾條預留連接T4的行車天橋多年以來一直棄置。
土木工程拓展署提交沙田區議會的文件,就沙田區進行交通評估,顯示若沒有T4號幹道,大涌橋路和沙田鄉事會路將出現擠塞。但T4走線受環境限制無法尋找到另一條替代走線。
土木署建議改善2006年刊憲的設計,減低對沿線居民影響,包括將幹道調整至遠離蔚景園及沙田市中心,並降低路面高度;大涌橋路及沙田頭村附近路段以隧道形式興建;跨越城門河路段的路面高度降低;銅鑼灣村一段向南移靠近工業大廈群,減少對銅鑼灣村及古樹名木的影響。土木署計劃今年中開始進行技術及環境影響評估及諮詢公眾,預計研究為期3年。
沙田區議員衛慶祥指出,T4大橋修改後仍非常接近民居,「等如望出窗外就係一幅牆」,降低高度只會變成低層住戶受影響。而大橋會橫跨城門河,有如「劏開」沙田,整區景觀都受破壞,相信沙田市中心屋苑難以對計劃照單全收。他對當局拖了10年仍不能找到較佳的解決方案感到失望。
■記者麥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