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23歲少女月盈所患的再生障礙性貧血症(aplastic anemia)是罕見血液病,本港每年只有數十宗案例,血液科專科醫生梁憲孫指該病大部份成因不明,部份可能與病毒感染、藥物副作用、化學品或過量輻射有關,患者會因免疫系統異常攻擊骨髓影響造血功能,導致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大幅偏低,影響凝血功能,患者會出現貧血、易受感染及流血不止等症狀。
可內出血致命
梁醫生補充,研究發現該症大多屬「自體免疫症」的一種,病情嚴重者可引發致命併發症,因白血球數目急降,患者易出現嚴重細菌感染或肺炎,而血小板大幅減少亦可能出現內臟出血,包括腦部或消化道出血等,或可致命。
現時透過定期輸血可改善貧血,但大量輸血令病者體內鐵質積聚破壞心肝等功能,嚴重可致心臟衰竭。至於長期輸血小板,更可能誘使病者免疫系統排斥外來血小板減低功效。現時病者可服藥促進骨髓製造紅血球,提升白血球等,不過若上述治療無效,患者便需接受終極治療方法,進行骨髓移植,重建骨髓造血功能。
■記者劉秀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