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冠岌岌 - 古德明

余冠岌岌 - 古德明

余光中教授上月十四日棄世,享年八十有九,可算高壽。我未能赴高雄出席公祭,唯有遙贈一聯敬輓:「文才直欲追韓柳,道範長堪耀日星。」
余教授一九七零年代任教香港中文大學,我上過他的比較文學課一年,勉強忝託門牆。那時他不過四十多歲,但我正當年少,覺得他已經很老。今天,四十多年彈指過去,我在少年人眼中,應不只是「很老」了。
大學畢業之後,最初十餘年,我跟余教授還間有往來。一九八零年代末,我任《明報月刊》編輯,多次邀余教授賜稿,他擲下的總是新詩。有朋友告訴我說:「余教授戲言:『聽說,德明審稿,頗為喜歡刪改;我給他詩篇,就刪改無從了。』」其實余教授的散文,字字精練,我欣賞未遑,怎敢改動。「喜歡刪改」的謠言,不知是誰傳出。從此我更覺人言可畏。
多個月前,又有朋友跟我談到余教授,說他一位愛徒最初以余體詩文「成名」,今天卻反過來痛詆其師的作品,但余教授並不以此為忤,對他還是多所稱許。我沒有讀過那位學弟的文字,只是更加敬佩余教授的胸襟。
近年,中共着意「統戰」余教授,而余教授始終奉中華民國正朔,這在今天實在非常難得。我又想起他在比較文學班上朗誦《離騷》的情景:「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