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近年學界籃球精英賽都叫做多咗人接觸,不過東方兼港籃代表李琪就覺得,香港籃球發展淨係限制喺學界係唔夠架。
李琪指受惠嘅人不多,始終全香港可學界只有幾百人,能男女各20多隊,佢認為香港想打籃球嘅人唔係冇,只係畀佢地嘅選擇唔多。
李琪:「沒有多元化訓練給打籃球的年青人,來來去去只有地區青年,其實我覺得不夠。根本很多人想去訓練,想打得好點,但沒有渠道。」
阿琪覺得問題係太少比賽機會畀年輕人:「如果他們多比賽,會不斷進步,一個小朋友自己練習也沒用,因為沒機會實踐。」
佢話以前的甲一聯賽會有一兩隊係畀年青球員打,好似約十年前是飛鷹,差唔多全隊都年青,就係嗰堆球員慢慢上,不過而家就冇呢支歌仔唱喇,年青球員少機會上位打甲一。
除咗後生仔冇機會,其實甚至港隊都有呢個問題,李琪:「香港籃球的配套不夠其他國家好,資源不足,例如台灣打世界盃,兩個月前已經開始集訓,又去澳洲和中國打友誼賽。港隊沒有正式比賽及友誼賽打,世盃外一落場就要對南韓新西蘭呢啲強隊。」
訓練資源都真係唔多夠,香港籃球界又點進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