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日,看了電影《大佛普拉斯》,再在英國《每日郵報》讀到英女皇今年的聖誕文告,內有1957年英女皇的"first televised Christmas Day broadcast"短片,看了,百感交集,感覺異常魔幻現實。
先說《大佛普拉斯》,在at 17演唱會最後一晚,明哥(黃耀明)和郭啟華都告訴我此片好正,他們早前在台灣看了。好,我信。明哥是極少數多年來,我在每年的香港藝術節、電影節,都會碰到的明星。不論是讀書時(haha)、認識他前還是認識他後,他是真心喜愛音樂、電影、藝術的人。認識之後,我會相信他的電影品味。
人生在世,你要懷疑很多東西,但要選擇一些人,簡單地便可以肝膽相信,在了解過後輕易對一個人放心相信,儘管鋌而走險,世界會簡單點,容易點。(愛情也一樣,遇上對的人,簡單地肝膽相愛)
很多粗口,台語的,X,好X好看。
片中「靠北!」了無限次,台語罵人的不文雅用語。但更需要在意的是另一個「靠」:「靠作弊」、「靠背景」。差不多X盡了社會的孽。
主角肚財說「有錢人在社會走跳是三分靠作弊、七分靠背景」。誰不心領神會?作弊的議會彈弓手的民主,靠!一個窮得靠拾荒、靠吃便利店過期扔掉的冰冷飯盒過活的低下階層,眼中的社會就是這樣。無權無勢無錢無親無故,是個孤兒,也是社會的孤兒,他和好友菜埔,演活了一個吃人的佛光普照故事。
黑白的畫面,正如他倆黑白無味,無人問津的枯燥卑微生活。一個拾荒,一個躲在貨櫃裏當「文創藝術」老闆的家/佛像工場的夜間警衛,貨櫃是漏水的、冷氣壞的,日曬雨淋的,在劏房那麼大的破空間,連破電視也終於壞了。沒幾個朋友的肚財又來找菜埔,連電視都沒得看。兩個異常寂寞孤獨的人,像遇溺般向彼此、向電視取暖,而不自知。
冇電視,這夜,好寂寞又凍,頂唔順,靠!牙關打震的心靈飢不擇食,肚財要看「文創藝術」老闆的行車紀錄錄像,反正他車在人睡了。生活營養不良到多蒼白才要看人家的CCTV。
原來那麼juicy,那麼危險,那麼活色生香。擋風玻璃外的風光,配車內的聲音,有時浮躁瑣碎,有時,是浮世繪。可想過,餡都露在CCTV裏,赤裸裸的,那是我們私生活的另一種檢視和偷窺。行車紀錄,什麼都知道,去過那裏說過什麼生活有什麼人,它都暴露,是照妖鏡。你的行車紀錄如何,你的人生也必如何。
電影第一次畫面有了色彩!老闆的平治外的景色,五光十色,有錢佬的世界啊。去過時鐘酒店、試過公路車震,窗外交通如常,窗內淫聲浪語,風流到淫賤,急色到隨地開波。片首第一隻歌還叫友誼萬歲。
道貌岸然的老闆,藝術家咯,玩女人飛女人,有齊政商勾結,情慾橫流的大會指定背景、條件和氣質,唔做衰人嘥咗你。行車紀錄不會作弊,最見不得人的淫慾、最見不得光的腐敗、最見不得佛的罪惡,盡收其中。行車紀錄就是佛?冷眼看盡孽世。
兩個沒有生活沒有娛樂,祇能看別人不要的鹹濕雜誌的社會邊緣窮L,夜夜煲行車紀錄連續劇,終於看見殺生。罪過。
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低三下四,親手造佛的人毫無良心。照妖紀錄中,財大氣粗的人魔心狠手辣頭禿,醜惡現真身。
告發的勇氣嗎?慣了自己很不堪的人,連掙口飯都費力氣,花不起道德勇氣。
一幕幕,拍攝如明信片般沙龍優美,呈現窮L世界裏台灣的鄉土風情,樸拙有型。一半高安兄弟式黑色幽默諷刺社會,一半法國新浪潮feel呈現草根浪漫。你有背景嗎菜埔,有,「我背後是香蕉、鳳梨、芭樂……還有蓮霧」,一個破月曆的插畫。
「人生無定着,世事歹按算」。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唱着。拾荒的人像一件垃圾般死掉,無人問津。殺人放火繼續金腰帶。肚財的家,草根浪漫的破太空船般,是個孤獨的洞穴,裏面沒有女人,祇有毛公仔,沒有肉體,祇有色情雜誌剪下的美女軀體。
這個世界,處處佛影,毫無慈悲,處處罪惡,善人當災。在資本主義城巿裏,掙扎幹活求存的,冤死了,沒有整潔的儀表也沒有財富,就得不到存在和價值,被社會的遺棄,至死。警察想捉犯嗎?更高的權力來威嚇、包庇。佛?在嗎?
英女皇91歲,也是圖騰,聖誕文告也是某些人的宗教。1957年,電視是科技新發明,年輕的女皇在新時代說的一番話,60年後依然擲地有聲,響亮過聖誕鐘。
"But it is not the new inventions which are the difficulty. The trouble is caused by unthinking people who carelessly throw away ageless ideals as if they were old and outworn machinery.
They would have religion thrown aside, morality in personal and public life made meaningless, honesty counted as foolishness and self-interest set up in place of self-restraint.
Today we need a special kind of courage, not the kind needed in battle but a kind which makes us stand up for everything that we know is right, everything that is true and honest. We need the kind of courage that can withstand the subtle corruption of the cynics so that we can show the world that we are not afraid of the future.
It has always been easy to hate and destroy. To build and to cherish is much more difficult"
觸目驚心。現在的新發明,是新媒體不是電視了,粗心的人輕率地把宗教扔在一旁,是佛是上帝都好,道德、誠信變得無意義和愚蠢,正左膠,如何尋找那特別的勇氣?
《大佛普拉斯》不是每個人那杯茶,但警世入心,笑中有諷。想起唐貞元年間龐蘊居士幾句話:「若捨煩惱入菩提,不知何方有佛地。護生須是殺,殺盡始安居。會得箇中意,鐵船水上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