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咗黑鏡未】如果帶住第三季的水平期待 恐怕第四季會......

【睇咗黑鏡未】如果帶住第三季的水平期待 恐怕第四季會......

如果帶住第 3 季的水平期待,恐怕第 4 季會令你失望而回。


Charlie Brooker 由英國 Channel 4 轉投美國 Netflix 懷抱,得到鉅資,甚至邀得 Jodie Foster 來執導,偏偏就似老字號快速擴張分店——把 4 季及 1 集特別號粗略排位,第 4 季可以排進前 10 名的不會多過 2 集。
我嘗試把 6 集排出最差到最好,卻不像上季般輕易揪出 San Junipero 的優,Play Test 的劣,每集都有點好嘢有點衰嘢,而且都有前作影子。
以下,嚴重劇透。

第二集:ArkAngel
我會排 Jodie Foster 的一集最差,但亦可以把這集排為最好的。
ArkAngel 系統全天候監控孩子,單親媽媽雖然一開始過渡保護,中段卻為了孩子成長而決心放棄監控,信任孩子。最終,沒有預期中為擺脫 Big Mother 而剜眼自殘的情節,而只是像萬千孩子般離家出走。
Jodie Foster 拍得平實,就是個叛逆少女離家出走因由記錄,這是無問題的,Black Mirror 的魅力往往來自看似日常的近未來,只是剛好有些我們現在沒有的科技產物而已。問題是這集的系統 ArkAngel 起不了關鍵作用——就算沒有這套系統,單單一個怪獸家長,就足以帶來同樣惡果。但這個安排卻可以被詮稈成另一個意思,那就突然把這集變成最好的,且留待我最後解說。
ArkAngel 科技明顯脫胎自 S1E3 The Entire History of You,操控介面相類,功能也相似,只是那集是情人間的猜疑,換成母女間的嫌隙。

第五集:Metalhead
Charlie Brooker 終於交出他的機械人殺人的「Terminator」式故事。
黑白的末日情境,女主角 Bella 與戰友要去貨倉帶走一個紙皮箱,卻喚醒了一隻像 Sony 玩具狗 Aibo 加 Boston Dynamic 混合體的「Dog」追殺,一整集 42 分鐘就是一人一狗躲貓貓。沒來由的追殺似史匹堡成名前作品 Duel (無啦啦被貨櫃車司機狙擊), 全 CGI 的「Dog」雖然殺人如麻,我卻想買一隻回家。Metalhead 嘗試在 Black Mirror 大量對白討論的風格外走,背景交代寥寥,大概猜到女主角要為她姐姐瀕死的兒子 Jack 偷取紙箱,觀眾能夠寄予同情,但沒有觸動。
而「Dog」本來身分神秘,直到那個紙皮箱內藏的東西揭秘,又多了點頭緒。女主角千山萬水要用命換回來的,是一箱玩具毛毛熊,「Dog」,會不會本來都是玩具而已?最終卻進化成斷肢就換上小刀作惡的鐵鉤船長。
同樣是沒來由的追逐,S2E2 White Bear 也是近似,不過後者有個合理的轉折,好人原來是壞人的謎底,就比 Metalhead 高出了幾班。

第六集:Black Museum
一個少女在荒漠中到訪一家暗黑博物館,入面全部都是暗黑科技下的暗黑悲劇。3 個短篇小故事,一個好心醫生因為與病人的痛楚同步而迷上癮;一個老公將逝去老婆的思維植入腦袋;一個殺人犯被無間電椅而變成景點……套路與走向都是特別號 White Christmas 的孿生作,最後的復仇轉折就沒有前者般合理,無法串連起 3 個故事,只是為扭橋而扭橋。
論血肉模糊度首推這集重口味,醫生一段的好心做壞事尤其慘烈,其餘 2 個故事有種湊夠數的薄弱。比較好玩的是當中隱匿了極多彩蛋,包括 White Bear、15 million Merits、San Junipero,不似上季要在 Reddit 等眼利網民提醒,稍稍有溫書的 fans 都會掘到寶。
除了模式是 White Christmas 的自我複製,內裡的科技總算玩到本季罕有的惡趣味,作為結尾,甚至整個 Black Mirror 系列的結尾,回顧,其實剛剛好。

第三集:Crocodile
很多人不喜歡這一集,卻令我想起了 S1E1 的 The National Anthem。
情侶在冰島某處開車撞死了人,男子畏罪而決定毀屍滅跡,女子成為幫兇。15 年後女子家庭美滿事業有成,卻被內疚男子揪後腿,她的誤殺開展了另一個家庭的滅門,就為了維繫她的生活。
劇中的科技關鍵是記憶錄像顯示,這才發現我們平日有多少私密又尷尬的時刻,偷看女孩,偷拍別人,或者殺人回憶。
和 The National Anthem 的氣氛近似,就是一路看一路想「唔係啩?」「唔會啩?」「咁痴線?」,Black Mirror 的定調就是殘忍到盡,英國首相必須在國民面前與豬交合,冰島媽媽必須要由殺死過去到殺死無辜女子到殺死她的丈夫,以至,她們盲眼的幼子。
你以為首相最後不會跟豬交合?不。你以為女主角不會毒殺幼兒?不。配合那像 Christopher Nolan 的 Insomnia,或 David Fincher 的 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 的寒意陰冷影像,資金投入令到 Black Mirror 美學多了其他可能。

第一集:USS Callister
驚喜的是,看 Trailer,以至開首的幾分鐘,我以為我們要看一套恥笑 Star Trek 的劇集,事實不是沒有調侃,卻原來仍然述說住近未來的毒男故事。
天才程式員 Daly 因為日常不受尊重,而把同事們的 DNA 複製到自己的多人 RPG 遊戲中,以 Star Trek 的卻克隊長形象自居,卻奴役那批複製人。崇拜 Daly 而加入公司的新女職員 Cole,就變成解救他們的救世主。
玩弄那些宇宙劇集的橋段,識笑會好笑。故事重心卻旁述了人的一體兩面。Daly 真人的自卑以及遊戲內的自大、Cole 真人是愛好下流自拍的女孩與遊戲內的智勇雙全,以至 Daly 最憎恨的拍檔 Walton,真人是花花公子遊戲內卻看到他慈父一面……
Daly 最後被困在自己的舊遊戲中,就如同 White Christmas 中要過住每分鐘 1,000 年生活的囚犯、White Bear 被無限獵殺的女主角、Black Museum 中不停因痛苦勃起、被下載到鏈墜的瘋狂博士一樣——Charlie Brooker 寫的故事或者黑暗,不過,總是惡有惡報,罪有應得,而且多數下場都是無間受苦。

第四集:Hang the DJ
最有機會貼近 San Junipero 的一集甜蜜蜜。一對男女 Frank 和 Amy 用了類似 Tinder 的交友機器,卻只能短聚 12 小時,然後就分開。之後,女的不停與不同男人因機器而一齊,男的就被迫花了 1 年時間與不喜歡的女子相處。兩人歷驗一切最後發現機器只不過是考驗,如果突破他們的世界——好吧,原來這也是交友程式的模擬測試,一下子做了 1,000 次測試,再告訴你眼前人是否你的真命天子。
扭橋其實只是錦上添花,有趣的是劇中男女討論這個機器,女的說,它不停塞男人給我,上床、相處,最後才給我一個人,說是我的 Perfect Match,會不會只是令我身心疲累後,隨便接受它的安排?
這其實跟我們相信的命中注定一樣。Charlie Brooker 闡述了世人質疑的戀愛之道,就是最後跟你步入教堂的,未必是最好的一個,可能只是你戀愛倦透後,上天塞給你的一個。機器判別兩人是否 Perfect Match,是以 Rebellion Logged 的次數決定,即是你倆能否通過考驗,排除所謂的宿命,跟真正心繫的人一起。
真愛是要排除萬難,包括所謂命中注定。
科技在劇中只是幌子,無論人類有沒有這個機器,其實都是不停試愛中學習,找出喜歡的一個,或者你倦透時出現的一個。

回歸到 ArkAngel。怪獸家長有無 ArkAngel 監視,都總有可能導致孩子他日叛離,歷代親子關係總是如履薄冰,這是人性,跟機器無關。若然我將這個安排詮釋為,科技無害,只是人有害,正正就是 Black Mirror 的一貫題旨,ArkAngel,就變成中心思想的最佳示範作。

撰文:陳飴 (退役旅遊記者,兼職跑佬,永久爸爸。Black Mirror 頭三甲是 The Entire History of you,San Junipero,The National Anthem。)